正面管教夫妻关系40张工具卡之幸福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81980/4501847c4b0b5fa6.jpg)
经过柴米油盐的婚姻,生活中的伴侣仿佛越来越多的浮现更多的毛病。比如太懒,比如太固执。通常情况下,我们会用明说和暗示来改造自己的的对象。明说就很简单,就是直接告诉对方你应该怎样。如果不想明说,那么,在伴侣没有满足你需求时,你就必须十分依赖肢体语言来表达你的不悦。不说话再加上难看的脸色,通常就能达到暗示的效果。试图将其塑造成我们心中的理想伴侣。
可是,不管我们多努力地运用暗示或明说的道理,试着让伴侣“变得更好”,都是徒劳无功的,因为我们行为背后的需求,并不会让我们感觉到自己内心的爱。
如果我们执着于期望和要求,那么,我们寻觅真爱的任务注定会失败。你终究会发现,你的需求永远不会得到满足,因而感到失望,甚至愤恨。
可是我们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指责愤怒似乎比面对自己的真正需求和伤痛更加容易。这样说起来似乎太理论化。下面来看一个克里斯多福.孟的著作【亲密关系】中的例子,
案例:
约翰和玛丽深爱彼此,但在住在一起后,约翰越来越受不了玛丽总把浴室弄得一团糟。有一天约翰实在受不了了。
约翰:玛丽,说过多少次了,用完浴室之后要收拾干净!
玛丽:我会收拾的,你不要那么着急嘛!
约翰:收拾浴室会花很多时间吗?
·······
玛丽:约翰,你不能这么自私,你总是希望每件事都按照你的方式。
约翰:把东西乱丢的人可不是我,你简直把浴室变成了要命的跑道。
玛丽和约翰吵架的原因看起来是因为,玛丽没有收拾浴室。但要想了解真正的原因,就要了解约翰和玛丽有什么样的生活经历了。
玛丽在严格的家教下长大,她的双亲命令小孩必须“隐形”。比如,父母发现她把玩具乱丢,就会把她的玩具丢进垃圾桶,而且没收她所有的玩具,一个月不准玩。
慢慢地,玛丽深信自己是父母的负担。在和约翰在一起后,玛丽又再次感受到小时候被要求做“隐形人”的痛苦,因为约翰向她传达了同样的信息,让她忆起伤心往事。
约翰出生在一个多孩子的家庭,他小时候一直觉得自己说话没人理。因为兄弟姐妹很多,他说什么,别的兄弟姐妹一插嘴,就没人注意到他了。
而且父母因为孩子很多也照顾不到他,所以他经常会觉得自己被忽略。当他的要求多次被忽略,就触动到了他童年的那段伤痛。事情的真相,就是约翰和玛丽在试图控制对方的行为,借以控制过去的创伤。
每段亲密关系都会遇到困难,而每个问题的背后,都伴随着某种情绪的伤痛。就是这种伤痛,导致争吵、批评或相互指责。
如果我们遇到困难却纵容自己任意发怒,这将会导致两人的感情渐行渐远。
从表面上看,争执的双方似乎往往站在相对的立场,但事实上,所有的争执都起源双方共同的痛。只要能察觉彼此的问题,他们就能化争吵为理解。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愤怒呢?作者的建议就是,如果你能够直接面对你内心当中最深层次的伤痛的话,无疑是解决亲密关系中的矛盾的最好的方法。
案例:
玛丽:你看到电费单了吗?比上个季度多2000。
约翰:亲爱的,冬天到了啊,我们用电量增多了呀。
玛丽:可是这样我们就没有钱去度假了。
约翰:我可以去多加点班呀,这样就没问题了。玛丽?你还好吗?(约翰开始倾听)
玛丽:不好,我觉得生气,这张电费单让我感到我们的生活永远没办法得到改善。(玛丽开始注意自己的情绪)
约翰:我了解,可我们的周末不能就这样毁了。 我希望我们能出去玩玩。(约翰现在已经确定了让两人都快乐的意向)这样吧,也许周一我可以要求加薪。
玛丽:不,真正困扰我的并不是电费单,也不是你加班太多。这个问题我已经遇到很多次了,从出生到现在,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玛丽选择不责怪约翰,因此察觉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约翰:听起来你好像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我希望你明白,你在我心中有很重要的地位。(约翰努力想分担玛丽的痛苦,并且用重视的态度来抚慰她。)
玛丽:谢谢你,我真希望自己也能有这种感觉。从小时候起,我就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管我怎么努力,还是觉得自己是父母的负担·······(玛丽继续与约翰分享自己的感觉,也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痛苦的根源。)
约翰:没人爱吗?
玛丽:没错!
约翰:我了解你的感受,我母亲也总让我有同样的感觉,她总是抱怨我没钱。(约翰了解到玛丽和他同病相怜,并让自己感受深层的情绪。)
玛丽:我也是,没有价值。不过,你真的很好。我常常想跟你分手,因为我觉得自己配不上你。(两个人都继续分享更深层次的感觉,渐渐找到了和谐。)
约翰:你从来没告诉过我呀!亲爱的,你对我来说是最好的。
在这个案例的反转正是因为约翰和玛丽都放下对伴侣的期望,两人都让心中的痛苦浮出表面,约翰和玛丽已经不再怪罪彼此,他们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并用健康的方式处理它。
我这周也面临同样的境遇,昨晚我爱人对我一直忙着各种学习,不管孩子颇有微词。今早谈起来,他居然口不择言,他说你是不是感觉特不幸福啊?还学什么夫妻亲密关系!谈理论有什么用啊?还不如好好收拾一下房间,你别那么邋遢!
我炸一听,简直火冒三丈,不可理喻。以前埋怨我东西乱放可以理解,居然还有人会因为媳妇热衷学习而发脾气?我当时气的,留一下一句“话不投机半句多!”就甩手出门上班去了。
相信像我们这样,为一个无厘头的事情开始吵架的夫妻不在少数:
——夫妻为了孩子将来该上哪一所高中而吵架。(这对夫妻的小孩都还没上小学呢。) ——夫妻为了摆放沙发的角度而吵得不可开交。
——为了他们看到的一只鸟究竟是黑鹊还是乌鸦,一对夫妻几乎闹到离婚。
可是我们真正的需求是什么?等我走在路上,我恍然意识到,他显然不是因为我学习而生气。而是因为这一周他没有出差,我当起甩手掌柜,白天上班,晚上学习,对他和孩子都疏于照顾。反而还不如他出差的时候,也许午间休息,我跟他诉说一下工作生活烦恼。这周一忙活,好像每天的对话就局限于谁接孩子?在哪吃饭了!怪不得他落差如此之大。很显然,他是希望被看见,被关爱,被尊重,寻求价值感和归属感。这不,晚上回家,他就向我表达歉意,早上的言辞非常不妥当,他感到很抱歉。
那么在我们的案例中,很显然我没有看见爱人的付出,感谢他打扫房间,感谢他抽空为我们准备晚餐,感谢他能陪伴,练习感恩,绝对是我的弱项,感恩是通往幸福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