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强调“专注”、“心流”,为什么还要提倡一心二用?

2020-10-14  本文已影响0人  Richwisely

既然强调“专注”、“心流”,为什么还要提倡一心二用?

我们曾经说过专注、进入心流时人的效率很高,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但为什么还要提倡一心二用呢?同样也是为了节省时间。

此间奥秘在于做哪些事情:

工作、读书这类需要耗费很多精力的事情,我们就需要专注,进入心流,但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我们已经做习惯了,以至于不费脑子就能应对自如,这时候就可以做其它事情,即所谓“一心二用”。

比如:一边开车一边听书,一边在跑步机上快走一边看视频,都是我们常见的现象。

开车和在跑步机上快走都是不费脑子的事,我们可以称之为时间容器。

我们实际上有3种时间容器:

(1)      听觉容器:通勤开车、户外跑步比作篮子类事项,它们本身要经常用眼以保证安全和方向,所以只能同时听觉类事项。比如户外跑步不能看书,不能看视频,但可以同时听书。可以同时听书、听音乐。

(2)      视觉容器:这类事项本身虽然有些也要用眼,但只是偶尔用用,而且不用来保证安全和方向,比如坐公交、在跑步机上跑步、在健身器械上健身,所以它们可以容纳听觉类简单事项和视觉类简单事项,即可以同时浏览邮件/微信、刷朋友圈、刷抖音。

(3)      全能容器:这类事项基本上是等候类,比如坐飞机/火车、在4S店修车、在家里接待维修,这个容器中我们几乎可以做任何需要动手的事情,包括需要耗费大量脑力的事项,比如看书、写ppt、做计划……

总之,不太耗脑力的事项都可以作为时间容器,我们都可以拿来复用,做不同类型的事项。

我们一天可能有通勤、买菜、做饭、吃饭、跑步、练瑜伽等时间容器,不定期可能会有坐飞机/列车、修车、洗车、等待维修等等各种时间容器。

用餐时,可以把所有的时间容器录入,把所有的听觉类简单事项、视觉类简单事项录入,系统就会自动匹配,帮助你节省时间。

这些时间容器利用起来,一天节省3小时应该不成问题,我们就有更多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

关注我,每天得到一个时间管理的新知。

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受益。

#时间管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