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吗?”“不在,我也很穷。”
1.
“这个人简直就是神经病!”
年前办公室最后一次聚餐中,小琳看了眼手机后快速把它甩在一旁,愤愤地说。
这周开始她得脸色就不是很好,丝毫没有看出临近放假的喜悦感,怕触碰到春节的敏感话题,我们谁都没敢问。
小琳拿起手机,翻到一个老同事的朋友圈,就看到那个人分享了一条“轻松筹”的文章,内容是:朋友的同学的妹妹生病住院了,大家都来帮帮忙。
下边有一条评论是小琳的留言:微薄之力,愿好转。
献爱心是挺好的一件事,怎么会带来苦恼。
小琳自然明白我们的不解,又把自己和老同事的聊天框打开,就看见他连续三天给小琳发了多条消息。
大致的意思是:你月薪那么高、平时花销那么阔绰、家里还有一处房子,怎么才捐了一百块钱?
小琳开始还和他解释几句,说年关将近,要为家里人准备的东西多,并没有很多富足的钱。
对方却仍旧抓着她平时总在朋友圈晒东西的事情不放,并且不分时候地给她发消息,硬是要她多捐点。
气得小琳直接回复:我和这个生病的孩子并不认识,况且我的钱是我一分分赚来了,捐点就好了啊。
然后对方就开始了无休止的谴责她,说她没有爱心、没有同情心,有再多的钱不知道回报社会,是没有用的。就像个魔咒一样,缠得小琳快要发疯了。
她不能理解用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去消费有什么错,非要捐大量的钱给陌生人才是有意义吗?
小琳刚说完有看见老同事发来的新消息,在她更沮丧前,手指在屏幕上滑动了几下,此人便消失在她的通讯录了。
这种厚颜无耻带着正义的高帽,到处指责别人的人,不见得好到哪去。
况且没有人能决定另一个人的钱到底该花在什么地方,不该花在什么地方。
只要不违法,开心就好啊。
2.
有些人是喜欢管着别人怎么花钱,还有些人是想花别人的钱。
周末和小蛮讲我姐要买新手机的事情,她和我说自己也准备买电脑,但是年终奖还没发下来,要过几天才能买。
然后,她突然长长地叹了口气,和我说她去年借钱给了高中好友,一年过去了对方丝毫没有还钱的意思,她现在很惆怅,到底要不要直白地去要钱。
我能理解她的顾虑。朋友之间借钱,主动点归还,万事大吉,但凡借钱的钱忘还了,被借的人就陷入了如何开口催账的境地。不催自己窘迫,催了友谊到头。
小蛮的高中好友当时在QQ上找她,问她在吗,借点钱。她还以为对方被盗号了,假装不在。然后,给对方打电话友情提示可能被盗号了。
结果,好友告诉她是本人,借钱是为了买车,她想着两个人的关系如同闺蜜,也没过多的犹豫,直接把当月的五千块钱的工资都借出去了。但对方车买了,时间也过去几个月了,丝毫没提过还钱的事情。
年中的时候,小蛮换手机,手头有点紧,委婉地和她提出了缺钱的事情,好友满口答应地还钱,结果却只还给了她五百,还不忘嘱咐她省着点花。
小蛮有点无奈,但也没再提过让她还钱的事,只是到现在为止,好友把钱借走快一年了,连句什么时候还都没说过。
我劝小蛮赶紧去要钱,反正她好友不打算还钱的那一刻起,友谊就已经到头了,何必还顾虑着会不会伤害到彼此的感情。
现如今,借钱的反而成了大爷,不知道怎么伺候,才能舒心。
干脆关系不到位,钱就别借了。
3.
去年,我姐的朋友要做生意,资金投入要十五万。她自己的钱和家里的钱加起来还差五万。
我姐知道这件事后,直接把三万块借给了她,不仅没约定什么时间还,还嘱咐她不要着急。
但过了一个月多,朋友那边资金可以稍微周转,便立刻联系我姐要还钱。大家知根知底,彼此有多少钱,钱是怎么赚来的都比较清楚。
我姐自然知道她的生意还没有缓和得太好,就没接受。对方也不推辞,直白地告诉我姐:缺钱告诉我,立刻给你转过去。
朋友做的是护肤品生意,偶尔地就给我们两个人寄点面膜,我姐也会在那购买一些保湿喷雾。
朋友关系久了,都是大大咧咧的性格。虽然不会付给朋友产品的售卖价,但是每个产品的原价都一定会给。
两个人没有谁因为借钱的关系,造成某一方必须是吃亏者,而是如同往常一般相处,谈钱也不色变。
年前,我姐去北京出差,报销款要出差回来后才能拿到。我和我姐身上的钱不够,我姐倒也不客气,直接去找朋友和她说,需要五千块钱,有的话就先转给她。
她们之间这样的来往,从不需要担心友谊会因钱而变质。
所以真的该担心的是把钱借给谁,是不是有借有还。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吹来的,凭什么借走了就不还了?
4.
“在吗?”
“在。”
“能借我点钱吗?”
“你刚说什么?”
“能借我点钱吗?”
“再上一句。”
“在吗?”
“不在,我也很穷。”
等我们熟了再借钱,等你愿意还钱的时候,再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