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嘛要学别人假抑郁?
我装作老成,人人就传言我老成。
我假装是个懒汉,人人就谣传我是个懒惰虫。
我伪装成骗子,人们就说我是个骗子。
我充阔,人人以为我是阔佬。
我故作冷淡,人人说我是个无情的家伙。
然而当我真的痛苦万分不由得呻吟时,人人却认为我在无病呻吟。
——太宰治《人间失格》

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们心里的困惑也在不停的增加,加上自媒体时代随处可见的“心理测试”,仿佛我们每个人都是抑郁症患者。
我们会在某个时刻突然情绪低落、感觉生活没有丝毫的光亮,这个低落的情绪,甚至会周期性的出现,愈演愈烈。可这真的是抑郁症吗?
并不是。
或许这种事儿一概而论对于真正的患者来说未免太不公平,但是希望你明白:抑郁症是种病,不是矫情。
诚然,有些人觉得这个名词是可以为自己的不求上进和浪漫情怀镀金的标签,他听说了,便毫不犹豫地往自己脸上贴,这和流行的任何名词都是异曲同工。
流行“佛系”他就佛系青年,流行“丧文化”他就整天“丧逼”,自称终生热爱嘻哈满身潮牌的他前段日子还抱着吉他爱民谣爱得死去活来是个标准文青。
这些喜好跟风的人是一波,名曰跟风狗。并不是抑郁症的错,只不过这阵子刮起来的风潮名为“抑郁症”,于是一夜间所有的狗都患上了抑郁症。
然而对于真正的抑郁症患者来说,这种病绝没表面上那么风花雪月。风是刺骨寒风,花是衰败凋零的枯花,雪是僵硬凝固的冷冰,月更像薄而利的刃。
为什么抑郁症作为一种病流行了呢?
因为体面。不做手术、不难看、不痛不痒,他们眼里只有浪漫神秘又颓废帅气的高逼格。
如果对他们说抑郁症患者就像个行走垃圾桶一样,背上的负能量会令你失去百分之九十的朋友,会丧失上进生活的期待,连努力的力气都没有,你看他们还愿意吗?
对我而言
我不止一次怀疑过我是不是也有抑郁症,但是仔细去想,并不是。
我只是会在某个时间,没有前进的动力,以至于心里出现了一个声音:别做了、别看了、别走了。
于是我“死”了,毫无希望。
这样的日子我经历过很多次,甚至于说,我现在能成为现在的我,或许就因为这个原因、至少占了百分之四十。
这当然不是病,这是对自己的不了解。
因为对自己的不了解,导致我们日常的生活出现波动的时候,就会变的心情极易敏感脆弱。
我们会怀疑自己,从主观世界的自己,到客观环境的一切,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是什么时候在高三放弃的?
放弃前,我是文科班的前三。
放弃后,我是所有老师放弃的那个“差生”。
一模结束之后,我就开始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因为心里对未来目标的缺失,导致我自己只剩自我欺骗下的啃老本。
无源之水就是死水,喝多了自然也就昏迷了。
于是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从信誓旦旦的西安财经大学变成了百日誓师大会的“2017,我们注定落榜(辉煌)”
结果是什么呢?
结果就是现在的我。
现在的我过的并不好,因为我现在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是感觉真切的,是触手就可以碰到的。
而当初我的迷茫在现在看来,不过如此。
我前两天给杨同学看了一下我上一个公众号的推文,里面有句话:
“一念之间的事情,或许真的可以改变很多
你现在的生活,都是你当初一念之间的选择”
我当初一念之间选择的放弃,就导致了我现在的困步难行。
但是我不后悔,因为后悔已久来不及了,因为当我后悔,就会开始滋生痛苦懊恼。没什么用。
谁没有过悲秋伤春,谁没有过多愁善感,从某种角度,我们所有人都是抑郁者,因为我们所有人都有抑郁情绪,但是我们只是抑郁者,并非抑郁患者;
你不知道对于敏感的人来说蝴蝶扇动一下翅膀意味着什么,如果不能给予温暖,那么不做恶,即是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