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太会做选择的话

2019-10-14  本文已影响0人  星辰点点光

我们应该如何选择。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其实,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每个转折期遇到的具体抉择会非常不同。
有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要想清楚做的是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一个司空见惯的例子:是该享受旱涝保收、人脉广布的的安逸小城市生活。还是开放先进,充满活力的大城市呢。到大城市,也有朋友也有繁华和便利,但又担心大城市的压力和房价。待在原先的小城市呢,事业刚刚起步,步入正轨,工作也还轻松,但又很不甘心。
我们用上两个原则分析一下。
一种思路,是把它当做一个经济选择。
考虑风险、收益、机会、成本,各种利弊得失。经济学的心特征是把各种好处和坏处做加减,然后进行比较。在这样的决策模型中,我们想要的,就是怎么能获得更完备的信息,来准确地预测未来。然而这种模型有两个弊端,第一个弊端是,没有有足够的信息来预测未来。毕竟我们都是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做出决策的。第二个弊端是,在这样的模型中,其实你并没有做什么选择。你做的只是信息的计算和加工的工作,就是比大小而已。
另一种思路,称之为“心理选择”。在这种选择模型里,我们不再问将来可能的结果是什么,而是回到现在的选择本身。把选择看作是不同自我的竞争,那我们就要想:每一个选择背后,那个可能的自我是什么?而我们自己,想要成为哪一个自我?
大多数人都会用经济选择的模型来思考。这可能是因为“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心理选择会比“我能挣多少钱”这样的经济选择要难一些。因为前一种选择,意味着更多责任,意味着在不确定的状况下,为自我负责的勇气。
对于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选择,这很容易让人焦虑,所以我们才会想从这样的选择中逃开,然而,选择真正的含义,是要用承担选择的后果来体现的。选择就是成就自我的第一步,你就是在用自己的选择,把自己塑造成那个想成为的自己。
所以,当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要非常清楚自己究竟是根据什么做出的选择,是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只有这样,你才知道该选择什么。

好多人都会说,选择难道不要要照顾现实吗。这就引出第二个原则:从自我创造的角度去思考选择,而不是从环境的可能性去思考选择。
如果我们从环境的角度去思考,不外乎两种选择:要么我顺从环境。我从小就是一个听话的、循规蹈矩的孩子,我觉得应该听话。要么我就反抗环境。既然这个工作让我不爽了,那我就应该离开。或者,要么我能马上找到一个好工作,那我应该退学,既然我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工作,那我们就先忍着好好读。可是我们的内心还是很纠结的。

无论是顺从环境还是反抗环境,当我们这么思考的时候,我们都没有脱离开环境本身。这时候我们其实是在假设:外在的环境是决定选择最重要的因素。当我们把选择的权力交给环境时,我们就没有在做心理的选择。这时候,你很容易被一种无力感淹没。
所以有时候,选择需要我们回归内心。
自我的形成不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就像你在画一幅画,你心里有关于这幅画的理念,这常常是很抽象的,你只有在一个个选择中,才能把它变成一个完整的现实。
如果我们用静止的思维想,也许我们会假设,冥冥之中已经有了两个完成的、不同的自我等待你去选择,或者有了两条已经形成的道路,一条比另一条更顺一些。可是如果用过程思维去思考,你就会发现,自我的形成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你的选择,就是这个过程的第一步,也是创造自我的第一步。
而后面的很多步,要先等你走了这一步才会知道。当你把选择放到自我形成的框架上,你跟原先选择的关系就不一样了,虽然选择仍旧很难,你不会再被环境或者问题所支配了。
选择不再是环境的产物了。不是我喜欢这环境我应该坚持,我不喜欢这环境我不应该坚持。相反,环境,哪怕是不利的环境,都成了自我创造需要面对的现实,需要克服的困难。这样它就成了整体图景的一部分了。
其次,在这样的框架下,我们对风险的感觉也不太一样了。
以前我们会把风险看作选择哪条道路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会在自己要的事情,和可能的风险之间寻找一个平衡。但如果我们把创造自我当做目标,那就没有风险这回事了。例如我们会这么考虑风险:我有没有足够的钱,来支撑我将来想要做的事业?
如果没有,那我还是可以先接受这个暂时的处境来挣钱,但我知道这不是因为我怕失去当下的风险,而是我的将来的事业需要钱的支持。这时候,我们把风险当做了一个实现创造的条件,而不是最后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坚定了选择的依据是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风险就不再是决定选择的因素,我们只会从它能否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志向来考虑它。
我说了两个选择的原则:
第一,想清楚自己要根据什么做选择;
第二,从自我创造的角度去思考选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