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人性
我可能一直对“人性”这个词存在着一些误解,虽然我知道可能其他人也同样存在着误解,但我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判别人,只能评判自己。介于这些误解,我需要重新审视“人性”这个词。
我曾经对人性的理解是混乱的,有时认为人性是恶的;有时认为人性是善的;有时又认为人性没有善恶之分。并且每一种这样的认为都在我的意识里存在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为什么我会对这个问题漂浮不定,除了它本身的复杂性以外,根本原因就是上面这些观点都是从外部某些现象的总结而得出来,这是对生活的个别体验所得出的偏见。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对个别的生命现象的理解中。而必须想叔本华一样把人的整幅图画,平铺在自己的面前,才能看清楚人的本质存在。
虽然我承认叔本华这么一种方法论的可靠性。但是,按照叔本华的观点,把人的整个生命之画展现在面前时,人性是丑陋的,换句话表达,“人性的本质是“恶”的”。他从自然意志的角度去理解人性,我认为自然意志只是生存意志,而生存意志和整个自然界所有生物存在的意志都大同小异,从这个角度得出的必然只是人性的丑陋。这是悲观的宿命论观点,面对自然意志的主宰,人是无能为力的,只能任其摆布。但是这里存在一种危险,就是既然人性之恶属于自然意志的结果,那么作为个体的人就不需要为自己的恶行负责了。在这种情况之下,人性之恶就会被无限放大。
因此,我认为叔本华的人性观点是最低层次的生物生存意志的体现,举一个好理解的例子,就是动物性生存意志本能的表达。这是不符合人性本质,虽然人是自然意志的客体化,但是我不会陷入这样一种悲观之中。之所以称之为人,那么人性只是人的属性,他是可以超越自然意志的,我以前的文章里也论述过,人可以达到自由意志状态,也就是具有脱离自然意志的可能。从这个角度上讲,人性只包含人所具有的一切属性,而人的生存意志不属于人的属性,它和其他生物属性一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物属性。动物属性的特点包含了所有对人性误解的特点,如,憎恨、愤怒、怨恨和恶意等等,这些不属于人性,属于物存在本性,是自然意志的的客观体现。那么,也就是说人包含着的动物属性不属于人性。
人的本质是自由意志的体现。人性本质是厌恶非义的,它是向往追求形而上意义的。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看似很恶毒的斥责,把人称为“畜牲”。这种斥责并不无道理,人把动物性的一面无限放大就像畜牲并没有什么两样。因此,人性是向上的,追求一种更高级存在的“自由意志”。更深层次上说,追求自由意志必然走向独立的个体,而个体要实现自由,就要脱离群体及其他一切束缚走向个体的内在世界。这个时候,只要脱离成功那么他就是自由的,一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怎么可能会产生不义的念头呢?拥有的只有对同类的同情和感同身受。如果有,也只是针对自己的。但是这里的同情不能是善,善是道德专有名词,是社会的产物,脱离一切束缚的人性不存在还有社会属性的东西存在。社会属性存在是为了束缚具有动物属性存在的人的,人一旦实现自由,社会属性就会成为泡影。
总结,人性的本质是自由。追求自由才是人性的最本质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