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非暴力沟通》第五天
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为了更好的沟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很重要。
当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的感受都是正面的、美妙的,把这种感受表达出去,自己和对方都会感到开心;但是如果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我们又如何表达感受呢?这种不良的感受的根源是自己还是他人呢?这一节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
一、听到不中听的话:四种选择
第一种认为自己犯了错。我们可以思考,自己有没有问题,如果没有不必把过错归咎给自己,盲目自责会导致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下意识的反唇相讥没有经过大脑脱口而出,只能使局面越来越糟。
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表达自己的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觉得他不满是因为需要体贴和支持。推己及人,境界最高。
我们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期待和想法,对方会有被尊重的感觉,容易达成理解和共识。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感受只源于自身,这是实现愉快有效沟通的关键。
比如老师会说,你做得太差了,真是让我失望。
这是利用学生的内疚把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对方。孩子会觉得老师不喜欢自己,与老师的关系更疏远。我们可以尝试说,你没交作业,我觉得有点失望,是不是上堂课的内容没有听懂?
当我们对他人的期待没有满足时,通常会采用批评的方法。面对批评,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和反击,期待的初心是好的,但往往适得其反,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好的方法是从需要的角度考虑问题,直接说出需要,得到的回应往往是积极的。
比如,你批评孩子总乱放东西,不如说我希望咱们的房间总是整齐干净的,你能帮我吗?
后面的练习让我们建立一种习惯,对自己的感受负责。改变思维定式,不推诿,少批评,用自己诚心诚意的表达感染对方,让别人接纳和理解自己的感受,为沟通创造了良好氛围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