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宏杰《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2023-04-02  本文已影响0人  青山妩媚和Samuel

张宏杰的书一向很好看,这本《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尤为出色,可读性极强。

前三章尤其是第三章“孝贤皇后之殇”是我最喜欢看的,清代帝王在我心目中,个个是情种。皇太极、顺治、康熙、光绪等,除了乾隆,乾隆在我心目中是风流天子,也可能是民间传说尤其是影视剧的渲染,当年的热剧《还珠格格》是张铁林扮演的乾隆皇帝,影视剧的作用也说不上是好还是不好,这么好看的一本书,一看到乾隆这几个字,头脑中立即反馈出来的是《还珠格格》中张铁林的模样,挥之不去。假如没看过电视,自己还有想象人物的空间,只要看过电视,人物形象就固化了。就是87版《红楼梦》人物选的再好,我在读《红楼梦》时还是宁可自己没看过电视。

孝贤皇后富察氏15岁时嫁给大她一岁的弘历,两人情投意合,富察氏作为女真最古老的姓氏,她的先祖作为开国功勋,家中祖辈父辈皆身居高位,她出身名门,知书识礼,大度和蔼又有处事能力,还是乾隆的“解语花”,和婆婆关系也很融洽,乾隆的母亲出身不高,原来是个粗使丫头,成了太后仍然大说大笑,与儿媳妇的温和娴雅风格迥异,按说婆媳相处起来有些难度。可是富察氏真正从心里把婆婆当成妈妈,关心照顾无微不至,太后一天也离不开儿媳妇。这些都对以孝治天下的乾隆,从心里感到安慰。

帝后和谐,两人共生育了两子两女,最后只有一个女儿活了下来。二子一女都矢亡。这些不但对富察氏,对乾隆也是巨大的打击。富察氏于37岁去世,这是乾隆十三年的事。此后,乾隆对皇后的悼念,持续了整整一生。

其来不告去无词,两字平安报我知。

只有叮咛思圣母,更教顾复惜诸儿。

醒看泪雨犹沾枕,静觉悲风乍拂帷。

似昔慧贤曾入梦,尚余慰者到今谁?      ---《悼亡》

以乾隆十三年为界,十三年以前,皇帝宽和仁政,实行“宽大之政”,勤政爱民,国家治理也有声有色,“万民欢悦,颂声如雷”,从十三年起,乾隆由儒入法,抛开了宽大仁慈的面具,抛弃了“以礼治天下”的梦想,拿起了父亲留下的屠刀和鞭子。

从“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能臣张廷玉的结局、和珅的如天权势、大兴文字狱,到晚年的好大喜功、听不得不同意见,皇帝私欲导致的腐败集团化等,虽然乾隆年间,无论从人口、领土还是国民财富都达到了历史高度,政治弊端仍然很明显。从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问留下的大量记录来看,大清帝国已处在危险的边缘,只是闭关锁国体制下,举国上下无一人有这个清醒认知。乾隆于1799年去世,仅仅过了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就用大炮轰开了清朝国门,大清王朝从此滑向了万动不复的深渊。而这一切在乾隆时代本可以扭转,历史就是如此吊诡,在某些特定的时间点,也可能仅仅因为皇帝的一次漫不经心、或者手下翻译的一次错误,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和当时工业化时代国家的完美错过。

横向对比18世纪世界文明的发展,乾隆时代是一个只有生存没有发展的盛世。纵向对比中国历史,乾隆时代也是历史上民众权利被剥夺得最干净、意志被压制得最靡弱的时代。乾隆盛世是一个饥饿的盛世、恐怖的盛世、僵化的盛世,是基于少数统治者利益最大化而设计出来的盛世。乾隆时代的中国人,是“做稳了的奴隶”,只许有胃肠,不许有头脑。只有这样,大清江山才能亿万斯年。

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                           ------黑格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