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养育》读书笔记|有一种“直升机父母”
《无条件养育》读书笔记|有一种“直升机父母”
本周学习的书目是《无条件养育》,本章题目为《第5章逼向成功》。
01 竞争让自我评价不稳定
回溯至20世纪80年代,曾有两位心理学家对800多名高中生展开调查,发现那些求胜心切的学生“独特之处在于他们更依赖建立在外界评价和行为表现基础上的个人价值评估”。也就是说,他们的自我评价完全取决于他们在某项任务中的表现如何以及别人如何看待他们。竞争让人类的自我评价变得有条件和不稳定,无论是获胜者还是失败者,概莫能外。更重要的是,这种影响还不仅限于“过度”竞争中,相反,只要孩子感觉处于一种“你死我活”的对立状态下,就必定要付出心理代价。
02 过度养育与“直升机父母”
“过度养育”现象,即“直升机父母”,这些父母像直升机一样在孩子的周围盘旋守望,阻碍了父母视孩子为独立个体,也让父母不易从孩子与父母有别的有益角度来看待孩子。
03 红衫行为
回想我小的时候,有些家长想方设法让孩子早一年上幼儿园,或尽量让孩子跳级,这样孩子就可以赢在起跑线上——天知道他们到底在朝哪个方向冲刺。而现在,同类的家长会选择让孩子晚一年上学,孩子可能会因为比同学年龄大而更加老练。(这就是著名的“红衫行为”,同样借用于竞技性体育运动术语。)(此词来源于大学运动员的一个惯例,即刚入校的队员需要有一年的时间参加技能训练,不能参加正式比赛,这些队员被称为“红衫队员”。——译者)这种在养育行为上的180度大转变可以说是滑稽可笑,但二者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个决定是否是真正建立在孩子的需要之上。我要重申:我们不仅要质疑家长是否过于介入了孩子的生活,还要质疑介入的方式和介入的动机。
04 学习以“高分”为目标的后果
一名学生是以“高分”为目标还是以“解决问题”或“理解内容”为目标,二者存在很大差别。更重要的是,有研究结果显示,当孩子被鼓励将焦点放在追求更好的学习成绩上时,会导致三种结果:(1)失去对学习本身的乐趣;(2)试图逃避富有挑战性的任务;(3)不愿深入和批判性思考。
05 竞争对人类心理健康或人际关系没有好处
20世纪80年代初,我开始着手研究竞争效应(这项研究后来持续多年),对自己可能发现的结果有一些直觉,我认为,研究数据将证明竞争对人类心理健康或人际关系没有好处。事实证明我是对的。但我当时还希望能够找到证据,证明我经常听说的“竞争会‘激发’许多人竭尽全力”这种主流观点也是正确的。由此可以推论,无论是工作或是学习,缺乏竞争应该导致较差的表现和成绩。那么权衡利弊,有所取舍,为了成为更健康、更快乐的人,我们不得不放弃某些杰出卓越。
好家伙,这次我错得离谱!研究结果力证:竞争会阻碍人们竭尽全力去工作或学习。由于各种原因,在大多数任务中的最佳表现非但不要求人们试图打败他人,而且需要他们完全脱离这种场面。这里不存在“交易性取舍”。如果我们主要关心的是结果,如果我们首要关心的是人们对自己和他人有何感受,那么合作要比竞争更有意义。
这是尾巴。
PS:阳志平老师说:在任何时候,精读一章错不了,它是一种性价比极高,并且容易坚持十年以上的方法。我准备通过每周读一章书的最小行动,降低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率,日拱一卒向前进。以十年时间尺度自我修炼,努力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丰盈而有趣。
无条件养育.第5章逼向成功
无条件养育.第4章惩罚的伤害
无条件养育.第3章过度管制
无条件养育.第2章爱·给予和撤回
无条件养育.第1章有条件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