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学习毛主席的临危不惧
1947年,蒋介石全面进攻解放区失败后,把战略改为“重点进攻”。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的14个旅分兵进犯延安。50多架敌机对延安狂轰滥炸了一整天。
那天下午,敌机扔下的一颗重磅炸弹在王家坪毛泽东的窑洞门前不远处爆炸,一阵山摇地动之后,便见硝烟弥漫,负责保卫毛泽东的卫士很为他的安全担忧,警卫参谋贺清华心急如焚地推门而入,但见毛泽东从容自若,根本没事儿似的,他右手拿着的那支笔正在大地图上移动着。他身旁的彭德怀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地图上移动着的那支笔的笔尖。
贺清华的推门而入惊动了毛泽东,但他的注意力还在那张地图上。他看着地图问:“客人走了吗?”
贺清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愣了:哪有客人呀?于是反问:“谁?谁来了?”
“飞机呀,”毛泽东微笑着说,“真是讨厌,喧宾夺主。”大家听毛泽东这么一说,都笑了起来。
一个卫士拿着散落在门前的一块炸弹片给毛泽东看。毛泽东接过来掂量一下,又风趣地说:“嗯,发财发财,能打两把菜刀呢。”
作为一个人特别是领导,没有这种临危不惧的品格是带不出好队伍的。因为领导要在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个是带头干的冲劲儿,另一个就是处理危机时的稳劲儿。
前者是领导的以身作则,后者是领导的能担大责。能享福,能摆谱,能装x,那不是真正的领导者,部属闯了篓子,能第一时间弥补,主动担责才是领导。可是有些人受到某黑学的影响,走向了反面,下场肯定悲惨,关键是过程害人害单位不浅啊!
能临危不惧必须有大理想。毛主席心怀改造祖国与世界的远大理想,就不再拘泥于自己个人的得失,即使儿子战死朝鲜,也没有掉下一滴泪水,只把所有情感和思念寄托在了他那收藏了儿子几十年的衣物上。即使长征前剥夺了手中权力,也从未放弃。
能临危不惧必须有大气魄。要是没有气魄,来点小事就吓破了胆,哪里会干出什么大事业。能担多大责任才能干出多大事业。毛主席一生可是比九九八十一难多得多了,有一次是收买了两个押送人员才侥幸逃脱的。重庆谈判明知道是蒋介石逼宫,也坦然入虎穴,取得政治上的主动。
能临危不惧必须有大能力。担当这件事可绝对不是仅凭嘴喊的,需要有真本事才行,没有本事那就是刀下鬼,就是鲁莽蛮干,死不足惜。能力从哪里来?从学习中来,想当初毛主席在省图书馆读书,一开门就进一直看到下午闭馆,中间只吃口干粮充饥,并且一生手不离书。从干中来,毛主席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等堪称经典,没有深入的调查是不可能写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