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家书法读书与写作

《美学散步》之中国书法美

2020-07-22  本文已影响0人  迷敛

美从何处寻?

  我们可以在形形色色的具体事物中寻找美,也可以从生命的本色里捕捉美。因为“美”不单是客观存在的对象,更需要主观情感的照亮。在我看来,宗白华先生站在生命美学的角度写下了《美学散步》这本书。他认为美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他们都能表达生命的本核,是生命内部最深的动,是制动而有条理的生命情调。

  中国的书法是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效果。它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品,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中国造字以形象为始,二是中国人用笔的特殊,以兽毛为笔锋。细解字意,“书”在我国古代有写字的意思,“法”有标准的意思。书(参考“书者如也”,“如”又有如我们心中所想的意思)法便有了用写字的方法来表悲喜,诉心声之解。

  关于书法的精妙之意,前人已经留下众多议论。今天,我们只是跟着宗白华先生从美学的角度来谈书法中的用笔、结体和章法。

用笔

  写字能演化成一方艺术,与其用笔密不可分。从最开始的只为记载明识到后来的寄情风雅,书法一步步走入人们青睐的视野之中。隶书一波三折,蚕头燕尾,笔势渐离象形;草书一笔而成字连篇,肆意而轻狂;楷书笔画平直,典雅庄重;行书仰慕草而行于楷。各派书者,体人事之感,行万象之美,笔过之处,尽显风情。钟繇言:“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这里的“美”就是“生”,是自然万物都具有的生机与生命。因此,我们说书者手中的这只笔,在融墨触纸之际,便流出了生命。昔年王羲之功书多载,廿七年偏攻“永”字,后隋僧智永又发其旨趣。

  一字由一笔而成,一笔而有八法,八法成一字,这一个字又包含了骨、肉、筋、血,从而成为一个生命个体,映照一个生命境界。

结构

  中国书法中字的结构体现在它的空间感上。字由点画连贯而成,点画空白之处也属于字的一部分。一个完整的字,即它的点画与空白相得益彰,虚实分明。关于中国字体结构的研究,在书法中更是多见,尤为出名的是欧阳询的结字三十六法:

  我们从这三十六法中,认真细品总能看出美学的韵味,或许难以成文言说,但却令人与之有感。 如“相让”体现了我国古代美学的中和之美;“小大成形”体现了儒家美学思想尽善尽美;“意连”体现了美学中的意境之感。

章法

  古人写字讲究谋篇布局。无论是单个字体,还是字体全幅都讲究章法。笔画连成一字,一字而统率全篇,这与上面所说的欧阳询结字三十六法中的“相管领”甚是相似。书者字字立于其位,却可同时表达中心之意,整篇字体相互照应,相互联系,达到恰如其分的艺术布局效果。

  另外,每一个书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章法。章法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拟写,有着书者的思想与对美的见解。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全篇十八个“之”字,形态各异,各有风姿,文章从“永”字到尾字“文”,一气呵成,不脱不黏。从而表现了他的精神风貌,也标出了那个时代对美的理想追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