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宁-克鲁格效应
今天看到两幅有意思的图。
一幅是邓宁-克鲁格效应,如下图——请略去“绝大多数中国人区间”这行字,我不同意。邓宁-克鲁格是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以他名字命名的达克效应(D-K effect)是一种认知偏差,是指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错误地认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加优秀。简言之即:庸人容易因欠缺自知之明而自我膨胀。(摘自vikipedia)
邓宁-克鲁格效应这让我想起了最近我遇上的两个人。
一个人在公司里遇到了问题,他的合同到期了,公司提出如果续签合同则需要降薪,原因是他所做的工作完全不是他的级别应该做的,而是低一个级别做的。当然,按照劳动法,在续签劳动合同时调整职位降薪的要求必须得到员工同意,否则员工有权利解约并获得赔偿。
然而,撇开赔偿不赔偿不谈,这一事件,对这个人来说简直是当头一棒。因为这是他在两年里连着在三份工作里遇到类似的事情。前两份工作各呆了几个月,最后因老板提出降薪,不欢而散。这份工作呆得时间长一点,满了一年,貌似又要不欢而散。
他的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他在前两份工作遇到这样的事情时,都向我求助,我尽可能地支招,但也只是在他已经感觉到这可能会发生时亡羊补牢,然后,帮助他在最后的谈判里尽量保护自己的利益。现在,他再次向我求助。
我不得不开口了。
我说,如果类似的事情一再发生,你可能需要认真思考一下,问题到底在哪里。他开始说公司策略调整,政治斗争云云。我不得不提示他,如果第一次是公司的问题,第二次是同事的问题,第三次还能是什么问题。你是否看到公司变了,同事变了,环境变了,唯一不变的是什么?是你。一切变了而结果没变的情况下,说明问题在于你。你是否该思考一下你的哪些方面出了问题,在下一份工作里又要怎么去改变才能避免同样的事情发生?
前两次我试图说同样的话时,曾遭到他强烈的反对。他认为他做得很好,还百思不得其解,认为自己是做事的人,做好了被人踹掉,没做好也被人踹掉。于是,前两次我没再说什么。
这次,他大概在这张图的“绝望之谷”处。因此,他对我说的这些话不再反驳,但他给出的答案仍不得要领,丝毫没有看到自己哪里能提升,仍絮絮叨叨地说其他人和他一样却混得很好,或者公司其实也不行。我再次提醒他要看自己怎么改变,于是他给出了一个新的答案,自己职位太高了,工资在同级里也是高的,因此要降。下一份工作,他要找个职位低一点的,这样更容易,更安全。
尽管他的处境在绝望之谷,但他的认知还处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他一点也没有看到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哪里需要提升,他甚至不明白什么叫内省自己。此时,如果我顺着他的思路与他讨论接下去他找什么工作,做什么职位对他有帮助吗?
往往我们向别人求助时,急于得到一个直截了当,具体可执行的,关于怎么做的答案,如孔明的锦囊妙计。这类答案通常是“行动”,比如要减肥我们应该每天跑步半小时。这样的“行动”貌似一针见血,最能解决问题,但为什么这么多人要减肥减不下来,这么多人知道“行动”的答案却做不到呢?
我们来看第二张图。这张逻辑层次图清楚地阐述了是什么影响了行动的有效性。如果我们不能解决上面四个层次的问题,而直奔行动,一般来说是失败告终,而最终让无知者陷入更深的无知,即我尝试了A,尝试了B,我尝试了所有我能尝试的,都没有用。于是反过来证明其实我没有问题,都是别人的问题,外界的问题。
邓宁-克鲁格效应最近我遇上的第二个人也遇上了挑战。她的老板告诉她,多名同事反馈她缺少主人翁精神(ownership)和团队精神(teamwork)。她听到这话时,立刻反应强烈,冷笑一声,虽然多年的职场让她成功地控制了过激言行,但语气里明显是不赞同,受伤害,防卫。
我问她,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她回答,我觉得我团队合作很好,我和大家相处得都很好,我也尽量支持大家的工作。所以,我需要实际的例子,才能明白为什么别人会有这样的评价。我也有足够的主人翁精神,我努力完成我应该分配给我的工作。
于是,我试图以量化打分的方式让她更好地看到差距。我请她对她希望自己具备的主人翁精神和团队精神打一个分,再就现状打一个分,结果和以上回答差不多。我给自己的分值很高,和期望分值十分接近,而且我可以感觉到她在二者间留了一分的差距,只是觉得说自己完全达到了不太好。
这也是一个认知偏差的例子。她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和别人对她的认知存在偏差,而她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差距,也没有看到是个什么样的差距。
按照公司常规的做法,一个员工如果被判定某方面需要提升,通常该员工的主管会和该员工沟通这个反馈,然后提出该员工需要改进,好一些的主管会提出具体的例子和改进意见,比如关于团队合作,会是诸如在别人需要你支持时,你总爱回答不,让人觉得你不够配合,也许你以后应该学会怎么说是。
有时候这个方法有些效果,但更常见的结局是几个月之后,主管再次和此员工谈话,关于同样的话题,该员工火了,我已经照你的做了,为什么你还说我没有团队精神。用这张逻辑层次图,我们能明白,因为我们没有理清上层的逻辑而直接跳进行动。
我想起了大学时的一个真实的笑话。我们班有两名女生,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一位是短跑健将,一位短跑总不及格。一天,两人一起走向公共汽车站,看到她们要坐的那趟公共汽车正在上最后的乘客,马上要关门,两人不约而同开始跑,哪位短跑考试不及格的女生如离弦之箭,而短跑健将气喘吁吁地拈不上她。这个笑话把我们全部笑翻。然后,当不及格的女生在体育考试时因为不及格不得不一再重跑时,她的好朋友在旁边上,想象终点线是那辆快要开走的公共汽车。我们又全部笑晕。
那个时候,错过一辆公共汽车意味着再等二十分钟,而体育考试一个项目不及格也许并不重要。那位女生不是跑不快,而在于她为什么要跑快,对她来说重要性在哪。
两张图合起来说明了同一个道理。要一个人提高要先让他/她看到他/她所不知道的,然后才有可能走上爬山的道路,通过学习和练习,知道自己所知道的。而开悟的过程要遵循逻辑层次自上而下的原理,先解决三个意识层面的问题,再习得能力,再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