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
人间最难是等待。
小升初时……
女儿是要强的,她是那么优秀!
记得幼儿园时,接她回家,忽然发现她的小手皮肤发红,问她,说可能是擦桌子闹的,因为用消毒水擦。
我说明天就跟老师去反映,孩子赶紧哀求我,妈妈你别告诉老师,要不她就该不让我擦桌子了。
孩子那颗稚嫩的心,对她而言,擦桌子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她宁可忍受肌肤之痛,也不能失去这份自豪和荣耀。
一年级开始,女儿就是班干部,学习认真,成绩优秀。
每天学完的生字,她都要在练习本上写很多遍,直到自己满意了,再写到作业本上,第二天交给老师,她的作业,几乎篇篇都是优,多年后我翻看时,都是幸福的回忆和不舍得扔掉。
对于小升初这个敏感的话题而言,推优是当时的政策和最公平的竞争了。
要求就是要获得区三好资格,因此,四五六年级的三好是关键又敏感的。
女儿因为一直成绩优秀,一二三年级时又一直是三好生,我简单的大脑忽略了四年级开始的成绩背后的较量,在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后,直接带孩子去旅游了,没想到这次的三好生却是关键的第一次,更没想到的是女儿班级四十人,她在自己没参加的情况下得了三十二票却被低于自己票数的同学赶超,只当了优秀生。
带着女儿的眼泪和我的不解,去问班主任老师,她的答复是,我女儿没参加学校管乐团……
好运藏在你平日的刻苦与实力里。
接下来的两年,女儿学习一直稳定,被选为优秀生也带给女儿思考和激励,她一度的消沉让我心疼,我也理智客观的和她分析了原因,我冷漠的剖析和温暖的鼓励,孩子也慢慢走出了阴影。
五年级和六年级,女儿都获得了区三好生奖状和其他区里各类活动奖状。
因为一直打羽毛球,女儿在五年级和六年级的两年里,也斩获了市里羽毛球比赛单打和双打的冠亚军奖状。
带着这些女儿辛苦努力获得的荣誉,进入了小升初的白热化阶段。
按照女儿的条件,她已获得了学校推优的资格,按照她的校外特长,她也可以去中学校参加特长报名。
那一段时间的小升初家长,想要淡定是很难的,所有人都在紧张,忙碌和焦虑中奔波。
而最关键的,还是推优,因为这是所有小升初录取中的第一拨。
尽管身陷其中,我对推优的理解还是粗浅的,感觉就是对好学生的一次优先电脑派位,老师讲解的更易懂,就是像摇彩票一样,你的孩子因为优秀,比别人多一次摇彩票机会而已。
六年的小学生活,所有的努力,只为了这多一次的摇彩票机会,而结果,却是未知。
等待结果的那一周,我屏蔽了所有的关心和询问,只用简单的一两个字回复,想必当时所有的亲朋,也理解我不安的心情。
七天,有多么漫长……
日日夜夜,祈祷中度过,半夜醒来,我都要对着窗外,喃喃祷告,愿上帝保佑我的女儿,一切顺遂,心想事成!
低着头走进办公室,刚刚坐下,短信进来了,我的女儿通过推优,被区里重点中学录取了!
一刹那的呆滞后,我和同事汇报了短信上那句话,突然趴在桌子上哽咽了,眼泪也不争气的流下来。
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喜极而泣,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流下的幸福激动的泪水!
同事纷纷过来抱住我,为我祝贺,从小升初开始,所有来自心底的煎熬折磨,就在这一刻,戛然而止了!
中考时……
孩子初中在实验班,一个年级六百多学生,她的排名基本在150以内,最好时年级二十六名。
从她走入中学的大门,我便发誓,不会花钱买公平,不再给老师送一分钱礼(当然,教师节孩子对老师表达心意的除外)。
我怕了,对这种背后操作的不公平竞争,也因为自己对社会套路表现的笨嘴拙舌,迟钝木讷,我的笑都是那么僵硬,永远学不会游刃有余的编织人际关系网。
我的决心是,要把每一分钱花在孩子的学习上,用自己的实力去挑战自己的人生。
说易行难,她毕竟是孩子。
实验班的学生,个个是精英,甚至是家长有背景的小学霸。
艰难的三年,刻苦,挣扎与眼泪并存的三年。
签约升高中的时候,名单里没有女儿。
结果预料之中,与成绩无关。
那一刻开始,女儿决定,高中非本校不读。
接下来,是一家三口在如箭的日子中忙碌穿梭……
等待中考成绩的日子是煎熬的!
爸爸请了假带我们去旅游,女儿一路上都情绪低落,所有的风景都在我们的心不在焉里匆匆飘过。
低到尘埃里那颗心,却又那么重。
我每天抄一遍祷告词,不漏掉每一条与中考有关的消息。
等待成绩的每一天,都在倒计时计算,却又慢的如蜗牛一般。
意外的发现一个系统的bug,家长群纷纷告知,发抖的手点进去,赫然看到亮的刺眼的成绩。
这一刻,兴奋,用眼泪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