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文化】诗友会古体诗

【诗词文化】《兰溪棹歌》

2019-03-18  本文已影响3人  牡丹客

《兰溪棹歌》

唐 ·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vxID : gwxs100

解析:

讲真,一个“凉”字便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略带寒意。

都说“春暖花开”,其实不然。殊不知,此诗是写于春天的晚上,春夜是微凉的,就好比说:寒冬刚去,不可能直接转到炎夏,会有春来过渡,春就是夹于冬与夏之间的不冷不热、乍暖还寒。

vxID : gwxs100

如何知是写春呐?

“桃花雨”便告之了季节,南方的桃花雨,延绵持久,滴落湖中很细微也很清澈(这不同于北方的浑浊)。故而,两岸的景色在水里被倒映得清晰可见。

前两句写的是实景,后两句写的是虚景;前两句写的是静态,后两句写的是动态。一实一虚、一静一动,结合得恰到好处,似乎写出了一种春的调皮。可见诗人对春夜的喜爱!

一弯蛾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煞是好看。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vxID : gwxs100

诗人将看到的和想象到的写进了诗里面。

有学者认为,这首诗写的是渔民打渔时的情景——这让我产生怀疑。试问:夜生活不太丰富的当时,谁会那么无聊在荒芜的岸边看人打渔?

“棹歌”一词,刚开始是指渔民打渔时唱的歌,这点没错。但后续不是演化为“与水乡有关的诗词”了吗!?所以,这首诗很有可能是诗人乘舟行于兰溪所作。

注:以上解析,仅代表个人观点!

(如何让你遇见我,我在这里等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