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6晨读感悟】这篇文章对你有用
我猜,你是被标题吸引才打开这篇文章的。
也许你会说“唉,又是一个标题党”,别急,先听个故事。
有一次,苏格拉底的一位门生匆匆忙忙地跑来找苏格拉底,边喘气边兴奋地说:“告诉你一件事,你绝对想象不到的……”
“等一下!”苏格拉底毫不留情地制止他,“你告诉我的话,用三个筛子过滤过了吗?”他的学生察觉情况不妙,不解地摇了摇头。
苏格拉底继续说:“当你要告诉别人一件事时,至少应该用三个筛子过滤一遍!第一个筛子叫做真实,你要告诉我的事是真实的吗?”
“我是从街上听来的,大家都这么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那就应该用你的第二个筛子去检查,如果不是真的,至少也应该是善意的,你要告诉我的事是善意的吗?”
“不,正好相反。”他的学生羞愧地低下头来。
苏格拉底不厌烦地继续说:”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检查看看,你这么急着要告诉我的事,是重要的吗?”
“并不是很重要……”
苏格拉底打断了他的话:“既然这个消息并不重要,又不是出自善意,更不知道它是真是假,你又何必说呢?说了也只会造成我们两个人的困扰罢了。”
02
故事讲完了,信息过滤的三把筛子你掌握了吗?它们是真实、善意、重要。
怎么理解呢,举个例子。
到新单位,小张对你说单位里的小李十分爱占别人便宜,而且心机特别重,希望你离他远点。
面对小张的“好言相劝”,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呢?
没错,那就是苏格拉底那三把筛子。
第一,小张的说法真实吗?是他一个人的恶意摸黑还是单位很多人都这样评价小李?如果是后者,那就是真实的。
第二,小张在我面前如此评价小李,是出于好意还是别有用心,比如把我拉拢到他们的帮派?如果是后者,那必然是“来者不善”。
第三,小张对你说的话重要吗?假设小李对你的工作根本造不成任何影响,那么不管小张说的是什么,其实对你来说都不重要。
03
知道了信息过滤的三把筛子,对我们有什意义?
下面的话也许我们都听过:
听说附近那家饭店菜色不错哦;那个自媒体运行课程据说很牛,我也要加入;听说很多人做微商发财了,我得趁着这个好形势好好捞一把……
发现没有,这些话的共同模式都是:我听说、据说……
还是那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听来的信息都对吗,听来的信息都过滤了吗?
就好比在某宝上买件衣服,如果别人在你面前各种吹嘘说自己买了一件物美价廉的衣服,非常划算。
如果你根本不喜欢她穿的那款衣服的样式,你会对她说的话感兴趣吗?不会!因为那对你来说根本就不重要。
再者,如果你刚好也买了同款衣服,只是质量比更劣势、价格更贵。那么这时她的用意是单纯的分享还是蓄意的嘲笑?
或者也有可能,她说的根本就不是真实的,因为那件衣服在某宝上根本就买不到。
04
为什么说谣言止于智者?
因为智者不是信息的接收器,而是信息的过滤器。
经过思考、查证、去伪存真,智者能分辨出哪些是对,哪些是错。
或者哪些对自己有利,哪些对自己可有可无。智者之所以为智者,就是多了思考和行动。
在知识付费的时代,我们每天打开微信,很容易就能看到各种铺天盖地的广告,线上课程、爆文。
如果少了一份辩证和理性就容易掉进“知识焦虑”的坑,什么都想学最后什么都学不好。
其实,我们真正缺乏的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深层加工以及对知识的内化和理解,从本质上来说,是学和用的脱节。
05
为什么听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第一,那些道理不是你撞破南墙得来的。
第二,你只是听听他人的意见并没有任何行动。
可是生活的改变,不是靠大量的臆想而是靠实打实的行动。
有了行动,生活肯定会发生改变:要么变好,要么变差。
可是不行动,怎么知道会变好还是变坏?
最后,呼应一下前文:这篇文章是否太标题党,是否真的对你有用?
我只想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你说是,它就是。你说不是,它就不是。
如果你说不是,或许我应该高兴。
因为我能给你带去一点点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