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写几篇文章,我就灵感枯竭了。”长期持续写作到底该怎么办?

2020-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懂小姐的书房

今天在写作群里有小伙伴在问,“写了几篇文章之后,发现自己好像弹尽粮绝了,什么都写不出来,我该怎么办?”

这种情况在写作者中是很常见的。不要说是新手写作,哪怕是写了很多年的资深作者,他们也会有突然写不出东西的时候。

如何能让我们的写作灵感源源不断,让我们保持一个长期持续输出的状态呢?

多运动

运动有利于提高记忆力。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CI)和日本筑波大学的科学家们,曾对“运动对记忆的影响”做过相关研究,他们招募了36名20多岁的健康志愿者,分别测试他们在进行10分钟的轻度锻炼(如慢走、瑜伽或太极)后的记忆力,以及在不锻炼情况下的记忆力。

结果发现,运动后的志愿者在区分不同记忆方面表现得更好。

运动有利于提高大脑效率。《运动改造大脑》这本书提到,运动会刺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帮助神经元生长和再生。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种大脑内合成的蛋白质,负责建立和保养神经细胞回路,是“大脑的优质营养肥料”。运动能让这种神奇的“脑细胞肥料”变多,诱发神经元生长和再生,而神经元正是负责接收、传递和处理外界信息的细胞。

运动还可以增强创造力。美国圣塔克拉拉大学的研究员做过一项实验,实验要求179名学生为一个物体尽量找出更多创新用法,比如纽扣这个物体,可以变成一个娃娃屋的门板。学生们分别以坐着、在传送带上走、以及在清新空气中散步这三种状态,来完成这个测试。

实验发现,被测试员在行走时的表现明显好于静坐时。而行走的方式对表现的影响不大,无论是在清新空气中散步,还是在传送带上行走,他们想出更多新用法的数量都差不多。

所以说,多运动对写作是有好处的。哪怕每天进行10到30分钟的慢走运动,都有助于记忆力和创造力的提高。

多看书

朱熹在《观书有感》说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写作导师罗伯特·麦基在《故事》这本书也提到:我们的思维阻塞是因为我们没有什么可说的。我们的才华并没有抛弃我们。如果我们确实有话要说,我们不可能停止写作。我们的才华是杀不死的,但因为我们的无知我们可能会把它饿晕。因为无论我们多么有才华,无知的人是写不出东西来的。才华必须靠事实和思想来激励。所以我们必须研究,给我们的才华补充营养。

当我们感觉自己写不出东西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我们的输入不够了,这时候就需要去给大脑补充营养,看更多的书。

如何看书?这也是有讲究的。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方法——“主题阅读”。

莫提默·J. 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强烈推荐了“主题阅读”,并且把它归类为“阅读的第四个层次”,即阅读的最高层次。

“主题阅读”是指根据一个特定的问题或者是主题进行多本书籍的阅读。

首先我们要针对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比如我们要写的主题是关于儿童心理的,那么可以去当当网上搜索“儿童心理”,它会出来很多相关的书,这些就是我们可能用到的书目。

当然,这些书我们不会全部都用到,有些书虽然书名与儿童有关,但内容可能跟我们要做的主题完全无关,这时候,我们需要通过阅读目录和部分章节的方法,进一步筛选出跟主题有关的书目。

当我们确定书目后,下一步就是进行主题阅读了。它包括五个步骤:

第一步,找到相关的章节。在主题阅读中,我们关心的主题才是基本重点。我们不需要通读整本书,只需要把与主题相关的内容摘选出来就可以了。

第二步,带领作者与我们自己达成共识。主题阅读是同时阅读好几本书,不同的作者对同一个问题的用词和表述可能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用一种共通的词汇来解释不同的叙述。从这个角度上说,主题阅读也是一种大量的翻译工作。

第三步,厘清问题。在进行主题阅读时,我们需要建立主旨,列举出能够说明这个主旨的方面或者问题,并确定问题的顺序。

第四步,界定议题。如果一个问题,不同的作者用不同的方式,给出了不同的答案,那么这个议题就被界定了。在主题阅读时,我们要厘清问题,同时将不同的议题整理出来。

第五步,分析讨论。针对前面列出的问题和议题,要分别问两个问题:一是“这是真实的吗?”;二是“跟我有什么关系?”

主题阅读的目的是,找到关于这个问题存在的方方面面的诠释,而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方法。我们对各种观点要保持中立的态度。

进行心流写作

“心流”是积极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心流理论的创始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将“心流”定义为:一种将个体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在心流状态下,我们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

写作必须进入心流状态。米哈里在他的《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一书中提到:

诗人与剧作家往往是一群严重沮丧或情绪失调的人,或许他们投身写作这一行,就是因为他们的意识受精神干扰的程度远超一般人;写作是在情绪紊乱中塑造秩序的一种治疗法。作家体验心流的唯一方法,很可能就是创造一个可以全心投入的文字世界,把现实的烦恼从心灵中抹去。

如何进入“心流写作”呢?

首先,找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关掉手机等可以让自己分心的一切设备。进入心流状态的前提,是能够不被外界打扰,屏蔽掉无用甚至有害的信息。如果你真的不想关闭这些设备,你可以让它们暂时远离我们的视线,不让它们干扰到你。

其次,准备好笔和笔记本。“心流写作”最好是用笔写在纸上,这个过程是和自己内心连接的过程,通过写作与自我对话,观察自己,聆听自己的声音。

再次,保持身体放松,让思绪自由流淌。心流写作不要拘泥于写作的内容和形式,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也不用管有没有错别字,逻辑是不是通顺。哪怕是写得狗屁不通,都无所谓,只要是内心最真实的表达就可以了。

最后,要定时定量,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时长做心流写作的练习。比如,我们可以定为每天早上七点,进行半个小时的心流写作练习;也可以定为每天晚上十点,进行十分钟的心流写作练习。时间的长短可以自己选择。一旦定下来,我们就要遵守约定,在这个时间段,保持静心,保持专注写作的状态。

建立自己的灵感库

《作家灵感宝库》的作者弗雷德·怀特,是一个擅长收集灵感的高手。他会随身携带一个记事本,以便随时记录灵感。当灵感出现时,无论他是躺在床上,还是在开车、做饭、聚会,他都会立即将灵感记录下来。

弗雷德积攒了几十个笔记本,他说,如果我把我记录下来的所有灵感都写成小说,那么我很可能会成为世界上最高产的作家。

弗雷德很鼓励大家养成随时用笔记本来记录灵感的习惯,因为一个灵感可以引发更多的灵感。

我们平时在刷剧、读书、看电影,甚至出去玩的时候,遇到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桥段、台词,或者让我们很有感触的情节,或者觉得很有意思的事情,都可以记录下来,这些记录将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来源。当我们感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写的时候,翻一翻自己的素材库,也许就会有新的想法产生。

记录素材后,要养成在固定时间段整理素材的习惯。比如一个星期整理一次。

素材整理没有什么必须要遵守的原则,只要我们用起来方便就可以了。

拿我自己来说,我会用不同的APP分别记录对我有用的素材:石墨文档用来记录名人名言、金句;扫描全能王用来保存图片、截图;豆瓣专门记录读书笔记;WPS用来储存我看到的好的文章。

当然我们也可以只用一个APP,通过建立不同的文件夹来将素材分门别类。


总结一下。多运动可以提高大脑效率、增强创造力;主题阅读能够帮助我们建立对一个问题的系统看法;心流写作能够让我们快速进入写作状态;建立素材库能够给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这些能为我们长期持续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