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是温和的(王徵明/文)

2021-11-02  本文已影响0人  字涵

          中国文化是温和的,讲修养,讲内涵,不以竞技为目的,尤其书画。

          《黄帝内经》提到“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中医强调“持中守一而医百病”,儒家内圣、道家守柔、佛家慈悲,都是戒骄戒躁,平和温润,以修养,修身为要。

          中国书画之所以几千年来经久不息,是源于修身养性的指引,我们也之所以看到同一题材,同一书体若干人反反复复,代代相传,足以证明她是一种修养,即正己修身,明心见性。马夏山水影响了中国画几千年,王羲之的《兰亭序》温文尔雅,平和舒缓影响了中国书法上千年,弘一的字静穆,素雅影响中国书法几代人。与西方不同,德国文学家尼采主张唯意志论,提倡超人哲学,并以太阳自命,鼓吹自己万能而发疯致死,梵高纠结的心态和努力为生活抗争而狂颠自杀。

          中国书画同源,从形式技巧都是讲究用笔用墨圆润,厚实,即中锋用笔。中锋说明中和之道,不偏不依,不温不火,不急不躁,含蓄内敛,静穆温馨的修养之道,这些修养隐藏在笔墨里,形成独特的美。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这样解释中锋“徐铉擅小篆,映日观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无有偏侧,乃笔锋直下,不倒不侧,故锋常在画中,此用笔之法也”,所以,古人总结“书无烟火始成家”,庄子说“不滞于物,不困于心,不乱于人”。欣赏书画作品必然要感受笔墨带来的温润饱满,进而品读作者的修养,同时感染自己。

          中国书画同源,却不同貌。画是通过具体物像来反映作者的修养之道,字是通过具体物像抽象出来的符号来记录事物,并顺势反映作者的修养,归根结底都是修养的体现。

          诚然,修养,如何修?首要问题是解决思想,即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待人处世的态度,求取学识品德来充实,进而将无益的思想修改,纠正,这在儒家强调的最多,即要求培养完善的人格,令言行合乎规矩,需要从科学文化知识,从艺术,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例如,要求居住环境“明窗净几”,要求对事待人“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在道家也充分得到体现(即修炼养性),道教认为,人如果洞察了宇宙天地间的阴阳变化之道,就可以通过反观自身的形体构造来掌握生死变化的规律达到养生,唐代吕岩在《忆江南》词中说“学道客,修养莫迟迟,光景斯须如梦里。”, 宋代赵与时 说“ 柳公权书如深山道士,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

        再次,从身体健康来修养。《道藏》以气养身,宋·黄庭坚说"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元代曾瑞 《哨遍·村居》套曲里说“除去浮花,修养残躯,安排暮景。” ,作家王西彦 《乡下朋友》里说“去年你在信里说要到乡下来修养身体,我就想,他一定有点什么都市病。”,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健康的人所反映出的状态是自然的,温和的。

          修养至高,反映出内敛,含蓄,适中,平淡,温和,即志气和平不激不励。在中国书画中表现出笔墨圆润且劲健,构图奇而显平,寓意深刻而不外露,整体气息舒缓,平淡天然。相反,修养不够,表现出不修边幅,邋遢肮脏,身体肥硕或瘦骨如柴,形色诡异,暴跳如雷,大喊大叫,尖酸刻薄,自私自利,其作品呈现出埋怨,捩气,火气。

          至高的修养是需要读书学习的,而不愿读书是当下社会的普遍现象,几乎绝大多数人都想通过短暂视频了解一般性知识,其言谈举止,处事为人简单直白,显得粗糙,可以说基本不动脑筋,诚如设计好的程序,机械、呆板、粗浅、幼稚、无趣。

          人类历史是个递进的过程,人类社会的进步需要在很多事物上深度思考。书籍是知识的结晶,读书是直接获取经验的方式,要理解中国文化的温和性,只有认真阅读中国传统文化书籍,通过书画作品直观的感受。而事实上,短暂刺激的视频淹没了读书,人心浮躁所反映出读书变得奢侈和可望而不可及,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王徵明水意画 王徵明国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