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4关于是被手机控制,还是控制手机的话题

2021-02-13  本文已影响0人  芯心点灯

正月初二回娘家。在出发去娘家前和来回路上,我都在读《自驱型成长》,读到了《全天候在线:驯服技术的野兽》这一章,内容是有关孩子使用手机的问题。刚好,今天观察到大家使用手机的一些现象,也符合这个话题,于是,今晚的记录主题就锁定在这个方面。

智能手机时代,已经成了刷屏时代,技术成瘾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很多人都因为”害怕错过“而不时解锁手机,而一旦拿起手机,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现在的聚会,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一群人身体在一起,心却不在一起,各自埋头刷手机。

成人尚且无法控制手机,更别说孩子了。

如何让孩子从小学会控制手机,而不是被手机控制?我的观点是:

(一)家长以身作则,做好科学使用手机的好榜样。

如果家长自己都是手机控,如何让孩子能不被手机控制呢?

(二)在孩子开始使用手机前,教会他如何科学使用手机。

一开始就定好规则,引导孩子学会上网搜索非常重要。如果等孩子养成自由、无节制使用手机之后再来纠正,真的就非常麻烦了,而且容易产生亲子冲突。

正所谓,未雨绸缪胜于亡羊补牢。

(三)及时开家庭会议,总结在手机使用上的收获,提出不合理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家长从小给孩子读故事,长大些让他读一些人物传记,孩子从书籍中寻找榜样人物,慢慢会找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

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的人,更容易放下手机,去做有利于自我成长的事情。

很多家长,都为孩子使用手机的问题头痛。他们更多的是看到手机的恐怖一面。但事实上,孩子能从手机网络上学的,有好的,也有坏的。

今天在娘家,我看到这样的一幕:

午餐后,三岁的小侄女在地垫上玩游戏。

她用几个纸杯摆在地垫上,邀请大家猜盲盒。盲盒里面,有的放着糖果,有的放着玩具,有的放着乒乓球,有的什么都没有。小家伙不时熟练地移动着纸杯,然后让我们猜一猜。

我猜中一个盲盒,她把里面的糖果拿给我,一颗一颗地、准确无误地数。我夸她,问是谁教她的。弟弟说,小侄女都是跟着抖音学的。

我不禁赞叹,手机视频让现在的孩子轻松学会很多东西。

手机是双刃剑。使用手机来做什么,才是问题的关键。

而如何引导孩子更好地使用手机?如何把握好度?如何在使用手机上,与孩子斗智斗勇?我回想起这些年,自己的亲身经历:

十几年前,大家说上网影响孩子的学习,但我们家却是网络的受益者。

关键是,网络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人如何使用网络。

2003年,市面上还没有那么多育儿书,心理学的书也不多。而我很幸运地因为不习惯看电视,喜欢上网,而在网络上看到一些教育博客,从而开始学习相关的育儿知识,并顺藤摸瓜找来各种教育学、心理学和灵修类书籍。阅读和上网,带动了我这十多年的成长。我没法想象,如果没有最初的网上冲浪,没有后来的阅读,我会是一个怎样的母亲。而没有这种自我成长,我也无法找到我所从事的幼教工作的积极意义。

而网络,对于我儿子的成长,更多的也是助益。

他上高一的时候,定了上*大的目标,那时候我才知道,他自己早就通过网络搜索了解各大高校的情况,从校史、校训到综合排名、专业排名,他都了解得非常清楚。通过网络,他不断搜索了解他感兴趣的领域。网络,为他打开了一个更大的了解世界的窗口。

而手机也是同样的道理。他昨天晚上跟我说,他这个寒假看三本书,一本是纸质书《世界秩序》,另外两本是在微信读书软件上的电子书《乌合之众》和《乡土中国》,《乡》今天在车上,他还在读。

当然,他用手机和网络,也并不是都用来学习,有时候,他也会用于看足球比赛、看电影,看一些搞笑的视频、用于朋友聊天,用于打发无聊的时光。

而我使用网络和手机,有时候也会在逛网店和刷社交软件时浪费一些时间。

但总体来说,还是受益比较多一些。

每一次网购、网上看电影、看演讲,搜到自己需要的资料、每一次网上写作,下载一个正好是我需要的软件,我都会由衷赞叹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互联网时代,美好的智能手机时代。

手机也好,网络也好,它们的存在本身都不是坏事。问题的重点在于我们如何使用。我们是选择让它们来服务我们,来提升我们,还是无意识地对其上瘾,让自己被手机网络控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