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通注(2·45)

2024-07-29  本文已影响0人  真老实人_425a

【原书卷二·四五】

唐僧大雅《半截碑》,颂吴大将军李夫人曰:“圆仪替月,润脸呈花。”邯郸淳《孝女曹娥碑》曰:“令色孔仪巧笑倩兮。”颂其德,及其貌,皆涉轻佻,与题不称。然大旨是仿《硕人》一章。迂儒读之,必起物议

大雅(生卒年不详),唐明皇时兴福寺僧人。工书。开元九年(721)尝集王羲之书为《唐镇国大将军吴文碑》。

《半截碑》,即《兴福寺碑》,又称《吴文碑》、《镇国大将军吴文碑》。因出土时仅存下半截,故称“半截碑”,现存于陕西省博物馆碑林。此碑是唐代兴福寺僧人大雅于唐开元九年(721)集王羲之行书为镇国大将军吴文立的碑,记述了其生平及皇室的恩宠。撰者不详,徐思忠刻字。此碑在北宋年间修城墙时被掩埋于地下,明万历年间于西安南城濠出土。但因是残碑而未重视。后被生员王尧惠见到,请求官府于万历十六年(1588)左右移至西安府学,始显扬于世。因碑文首行有“碑在京兴福寺”之语,故另称“兴福寺碑”。它与怀仁集王羲之行书而成而《圣教序碑》类似,被人们誉为姐妹篇。兴福寺残碑高80厘米,宽103厘米。存35行,残存每行23、24、25字不等,中空3行,共存700余字。碑身两侧浮雕阴文花朵,一凤立于花叶,叶两边各立一人,下一佛骑兽也立于花叶。左侧佛向后,右侧向前,刻艺精湛。菩提像一铺为居士张爱造。清代杨宾谓唐代集王书者有十八家,推“圣教”为第一,“兴福寺”仅次于“圣教”。此碑字行流畅,颇具古淡之趣,因而被历代书家推重。

吴大将军,名文。其他无考。

李夫人,唐镇国大将军吴文的夫人。其他无考。

圆仪替月,润脸呈花。意思是,圆丽的仪容可以替代月亮,柔润的脸庞呈美如花。

邯郸淳(生卒年不详),一名竺,字子叔。祖籍邯郸,颍川郡人。三国·魏书法家、文学家。博学多才,擅长文字学,精通《尔雅》与《说文解字》。书法精深,师从当时著名书法家曹喜,善写“虫篆”,即古文大篆,精八分、隶书。曹操早闻其名,曾召他相见。邯郸淳撰《投壶赋》献魏文帝曹丕。魏文帝认为写得工巧精密,大喜,赏帛千匹。著有《邯郸氏笑林》,这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记载笑话的书籍,资料价值相当高。据《隋书·经籍志》记载,此书原有三卷,归于小说家类。此书到了宋代,已被人增添至十卷。原书今已不见,所见乃清代马国翰辑本。按:邯郸,复姓。

曹娥碑,东汉年间人们为颂扬曹娥的美德,纪念其孝行而立的石碑。汉元嘉元年(151),上虞县令度尚,将孝女曹娥投江救父事迹,上报朝廷,旌为孝女,并迁墓建庙,又为她立碑。度尚先命县吏魏郎撰写碑文,久而未出。度尚外甥邯郸淳,时甫弱冠,少有异才,适在旁侍酒,因试为之,操笔立就,文辞之妙,众人嗟叹不暇。魏郎叹服,遂毁其草。碑以载孝,孝以文扬。蔡邕闻讯来观,手摸碑文而读,阅后书“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于碑阴,隐“绝妙好辞”四字。此碑后来失落。据《新唐书》记载:“唐太和二年(828),越州大风海啸。”太和四至五年(830—831),浙江又连遭大水,推测当在此时堕江失落。

令色孔仪,音lìng sè kǒng yí。令,好的意思。孔,很的意思。形容姿色美好很体面。《诗·大雅·烝民》:“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郑玄笺:“嘉,美;令,善也。善威仪,善颜色,容貌翼翼然,恭敬。”

巧笑倩兮,音qiǎo xiào qiàn xī。意思是女子笑得美,笑得迷人。《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大旨,音dà zhǐ,亦作“大指”、“大恉”。释义:1、大要。《史记·太史公自序》:“齐、楚、秦、赵为日者,各有俗所用。欲循观其大旨,作《日者列传》第六十七。”2、尊称别人的旨意。《后汉书·隗嚣传》:“以望异域之人,疵瑕未露,欲先崇郭隗,想望乐毅,故钦承大旨,顺风不让。”

《硕人》,即《诗经·国风·卫风·硕人》,《诗经》中的一首诗歌,是赞美是齐庄公的女儿、卫庄公的夫人庄姜的诗。其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句对庄姜之美的精彩刻画,永恒地定格了中国古典美人的曼妙姿容,历来备受推崇。

迂儒,音yū rú,指迂腐的儒生。唐·司空图《疑经后述》:“今钟陵秀士陈用拙,出其宗人岳所作《春秋折衷论》数十篇,赡博精致,足以下视两汉迂儒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此迂儒之论也!江东自开国以来,今历三世,安忍一旦废弃?”

物议,音wù yì,意思是众人的议论,多指非议。《宋书·蔡兴宗传》:“及兴宗被徙,论者并云师伯,……师伯又欲止息物议,由此停行。”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安顿穷人》:“昔陈文恭公宏谋抚吴,禁妇女入寺烧香,三春游屐寥寥,舆夫、舟子、肩挑之辈,无以谋生,物议哗然,由是弛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