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做到不够好,但我还是要开始做
我知道我做的不够好,我还不完美,但是我要开始做,必须持续往下做,因为我笃信我会变得足够好,我对未来的自己自信。这是我听了分享后验证的对我最有感触的一句话。
也许这是一种偏见吧,在过去的许多年的时光里,我脑子里总是有这样一个想法,要等到万事俱备了才去做,要等到时机成熟了才去做,要等到自己有能力了才去做,更是要等到完美了才去做,私下揣测原因,可能是我们都怕丢脸吧,怕做不好被责备,怕还不完美做了效果不佳没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在等待的时间里慢慢消耗了自己的精力,想做变成了再看看吧,最后不了了之了。
也许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终于有一天你十分痛恨现在这种做事三分钟热度的自己,明明打心底里就是想去做这件事,却碍于莫名的阻碍迟迟不敢动身,你决定痛下毒手,这次不管了,反正我先做了再说,而且还要坚持一段时间,做的怎么样到时候再说,不好也没关系,反正我就是痛恨自己的胆小而已,走出去就是第一步胜利了。于是,你小心翼翼的迈出了第一步,心中时刻充满着恐惧,相当恐惧,因为你呆在舒适区太久了,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是人都会产生害怕的心理,但你还是想继续走下去。期间有过很多次的退缩,之前根本就没有这样的经验啊,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每一步都很谨慎。在快撑不住的时候,这次突然有一个想法冒了出来,当初为什么要选择开始呢,源于对生活对自己的不满,我可真的不想一辈子就这样子无所事事混日子,我怕这样的状态把自己给搞废了!怕,还是因为怕,相对于内心里真正的害怕,眼前的茫然和担心貌似好了很多。这时,鸡汤是你前进道路上的动力,已经有一些跑在我们前头的人在前面领路,他们就是靠这样一步一步的摸索完成一个一个的目标的,而且他们好像都在说这条路是真的可行的,只要你控制自己大脑无谓的胡思乱想,持续的行动总是没错的,改变就来源于持续行动。在困惑和害怕中,你获取鸡汤的力量,如果层次更高的话,还可以看到里面的成功的方法论,相信你并不孤独,很多人和你一样,继续上路。
而行动,最好的方法就是设立一个可行性较高的目标,在一段时间内通过行动达到这个目标,有的人说我学习一门编程语言磨练自己诸多能力,有的人是学外语通过考试跳到一个更高的平台,怎么样都行。你不能盲目地行动,你的第一阶段是打磨你的自信心,让你知道你通过努力是真的可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水平,而且,这种成功的经历还能让你真切的收获成功的方法论,你体验到了如何一步步走向目标,完成目标,你相信大抵做事都是如此,你知道你在其他方面也可以的,越过一座座的山丘,你有自信有一天你也能达到他们的高度,因为你相信行动也有复利效应的。抵御坏运气的能力增强了,运气只不过是一个附加的因素,你去挑战更具挑战的项目,收获成功的同时,你才发现你不孤独,很多人和你一样在路上。所以我想清楚了这个问题后,看到我和老师的文章里提到的观念不谋而合的时候(老师的观念还是更加系统性,更加有条理有逻辑),我很容易热泪盈眶,原谅我有时候是个感性的人!
开窍的越早,复利效应就越明显,相信哪些事情是有用的,行动就可以了,不用惧怕周围人的嘲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是事实,做了再说,你不做你怎么就知道不行,前人已经做了有效告诉你了你还不去做是你傻,而别人只是想通过嘲笑你让你和他们一样罢了,做了也不一定要说,有时候还真的得照顾别人的玻璃心呢。
反观自身,甚多缺陷,我知道我文章写的实在是差,但写文章能理清脑中所思,好处这么多怎么能不做,所以即使没状态也要写,不写就没机会呗。回看昨天的分享,发现离老师的要求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
三本必读书都看了个一半,不求甚解,原版书也是才看了一小会;而别人早已经看了三遍,即使这是别人第一次看原版书,总归是做完了,老师二十年前也是如此,你还能不去做么!
发现自己写文章比较随性,没有一个系统的方法论,而这些,新生大学的文章已经给出了方法论了,但我却不去用。。。。。。
(前面想找篇文章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倒是找到了其他地方的转载文章,不过好像不太好直接粘贴过来,提个小建议:是否能增加功能让我们能够快速地检索到所需要的文章,“学习学习再学习”公共号文章太多了,一篇篇翻是个技术活)
读书不能不求甚解,需要读透一本书更需要结合生活,我需要尝试着总结自己的原则,思考领导梯队这本书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怎样才能做的更好,而《七年就是一辈子》更是一本可以用一辈子去践行的书。总之,我需要把它们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而不是泛泛而读,也许,我可以把对他们的理解写成文章,写成自己的七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