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写古诗词

白居易的叙事诗三首

2022-11-29  本文已影响0人  晓丽优雅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阴雨》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幺山独,赖此北窗琴。

译文:

今天的山中雾气特别的重,天涯广阔,自己却身处如此偏僻遥远的地方。

滩头江水带来的秋意扑面而来,山谷的气候湿润,晴天也多像阴天。

望向帝京但是云雾遮住了双眼,思念着故乡,雨声落地滴滴打在心头。

用什么来安慰我这幽深彷徨的思绪,只能依靠这北窗下的琴排解心中孤独了。

作品赏析:

这是公元819年(元和十四年),白居易诏授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时写的一首诗。诗人通过对山岚雾霭、滩头江水、峡气弥漫的描述,抒发了自己浓浓的思乡之切和郁闷之情,寄托了诗人愿早日回京报效朝廷的拳拳之心。

            《南湖早春》

            风回云断雨初晴,

            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

            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

          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

          年年衰病减心情。

译文:

乌云散去,风雨初停,天气刚刚放晴,阳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有一种温暖明快之感。

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湖面上漂浮的水萍,一望无际,犹如整齐的草坪。

白雁身上雨水未干,翅膀变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飞行;黄鹂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

不是说江南的春天不好,而是身心一年年衰老,我的兴致也减少了。

赏析:

作品抓住春雨初晴,阳光反照,山杏吐艳,水萍争绿,白燕低飞,黄鹂语涩几个最富早春特征的意象进行了突出的描绘。

全是在写景状物时,善于抓住特征,令读者感受到早春的气息,早春的色彩,早春的声音,一切都具有早春的特点。

这首诗作于公元817年(元和12年),当时做早已经被贬谪为江州司马。因而诗中在写出美好春景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贬官远方的抑郁心情。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

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

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棒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暗自惭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赏析:

这首诗中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以丰收时节的种田人靠拾麦穗充饥这一现实为切入点,揭示了封建社会“重赋”的罪恶,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和自己不事农桑的自责。

《观刈麦》这首诗大约作与元和元年(806)至元和二年间,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