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管理
“我想要完成好多事情:想要在专业课里获得好成绩、想要参加校外比赛、想要企业实习,又好羡慕那些在学生时期早早就经济独立的同学们,好想像他们一样,可以靠自己的能力买买买......"
"期末考快到了,某某同学又在朋友圈中晒出在图书馆通宵读书的照片。翻翻她的朋友圈,考试前两周她还参加了好几场社团活动,在社团里又活跃人缘又好,考试前在图书馆通宵读书几天,专业课成绩就80+了。真好呀,又会玩又会读书......"
"每年我都给自己立下Flag:要用下班的时间学习,想要跳进薪水高的互联网企业;要去运动健身,减下久坐办公室的大象腿;要天天背英文、看美剧,不能把学生时期的英文能力给荒废了。但是每天下班我都觉得好累好困,实在提不起劲,只想葛优躺......"
以上的画面有木有很熟悉? 如果有,那么就适合来看看这本《精力管理》,来解惑这个生活的困境:为什么我会那么累?为什么立下的Flag会无法达成呢?是不是我不够”坚持自律“?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关于精力管理,二则是数个实践精力管理例子。本文主要针对第一个精力管理的原则,辅以生活场景,加以分享。
一、关于精力管理
关于自我管理,最大的误区就在:大多数的人想要管理的是时间,然而真正该管理的却是精力。
许多人在制定计划的时候,采取的都是“无限量精力”的坐标轴,将一天24小时、一周7天都无限量的规划进去,痛苦的强迫自己按照计划表去执行,斥责自己自律性不够;事实上,精力是有限的,我们必须认知这个事实,知道精力是有高低起伏,是有用尽也需要补充的。
1.1精力管理的四个原则:
(1)精力金字塔:
credit by:酒心雪梨身体:体能的精力储备,有高低之分;情感:分为积极与消极。
最好的状态就是:保持积极又有好体能。
(2)钟摆式运动:精力是周期性的消耗与恢复。走出无限精力的直线思维,在认知精力有限的事实下制定计划。
(3)突破舒适区:令人不适的压力可能增加其精力储备。与重训的道理是相同的,要增加耐受力,是需要突破原先极限,回稳恢复,再生强化。
(4)习惯成自然:工作与生活中的每一个高效率,都是习惯使然;反之亦同。
总结:优化精力管理的三个原则
A、加强体力,保持积极的状态。
B、接受挑战,但是认清精力是有限的,合理分配消耗与补充。
C、检视造成高效率/低效能的习惯模式,并刻意练习改善
1.2 计划原则:
了解目的-客观认清事实-采取行动
总结
因为精力有限,因此要在最开始制定计划的时候就 :
A、明确了解目标,B、客观的认知事实条件,C、制定有效的方案,D、采取有效的行动。
而不是在支微末节上,投入过多精力,排挤分配在完成目的的资源。
1.3高效能的脉动
避免压力以及寻找压力:生活是一场马拉松,是一系列的冲刺。善用拉力而非推力。
-- 拉力因子:奖励推动机制、目的推动机制、自我约束规则、仪式规则
恢复精力并非仅仅指不工作。精力不带给我们带来健康与快乐,还有效能。
高效能的脉动,是在压力与恢复之间找到平衡。
总结:
”生活得有仪式感“这个理论,在《精力管理》中是十分支持的。
精力管理像是跑马拉松,长远的方向需要一份理想来指引,但是每个小坡段的加速,可以用利用奖励机制、自我约束、仪式感等等方式,辅助调节情绪至积极的状态,让完成Flag的过程,也充满正向的情绪,进而累积生活的幸福感。
最重要的是,"让自律这件事情不再痛苦,可以轻松自然的坚持”。
1.4误区-直线式的生活:
【我们越忙,我们觉得自己越重要,我们想象自己也对别人越重要。没时间和家人、朋友一起,没时间享受日落,急急忙忙履行自己的职责,没时间见真正的喘口气,这已经成为成功生活的典范。】--by Wayne Muller <Sabbath>
总结:
仔细想想,忙碌的生活真的是我们所向往的吗?
我们羡慕的,往往是他人忙碌的模式下的所得,而不是种忙碌感。
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妥善的管理目标与分配精力,能够达成Flag,而不是被忙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