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音妖觀| 中国移动的官僚风
文 | 十二妖音
今年的8月8日笔者接到中国移动活动推销的电话,120元无限流量包3个月免费体验。在移动推广人员详细介绍了活动细节后,笔者终是没有抵挡住免费体验的诱惑。而且对方也没有给予笔者反悔地机会,笔者仍旧记得开通活动的短信提示是接踵而至。
一切相安无事,直至10月31日活动截止,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笔者上午九点便联系了移动客服,要求取消此项业务服务。然而客服的答复是需要24小时审核时间。笔者很是疑惑为什么3秒就能够开通的业务,确需要24小时才能取消?
但这些都是中国移动内部的问题,客服用规章制度搪塞,笔者亦不好过多评判。笔者再次询问,如果至11月1日业务仍旧没有取消,是否会扣除相关费用?客服却让笔者放心,承诺如果出现此类情况一定会退还扣除的费用,笔者方才无奈的挂了电话。
时间到了下午,笔者心有所感,再次联系了移动客服,希望可以确认上一个客服的说法。但是出乎笔者意料的是,此次客服的态度截然不同,原来如果费用被扣除后,返还的流程并没有之前所言的轻而易举,所以客服希望笔者可以延迟一个月停止此项业务。
但是平心而论,因为笔者的工作环境,并不需要每月120元40G的流量包。笔者每月使用流量的多少完全取决于外出的次数,一般平均下来,每月20-30M的流量使用量,至多不会超过100M,所以如果是10元100M的话,也许笔者会接受客服的‘提议’。
在笔者不妥协的态度下,客服方才言道这项业务是可以到柜台当场取消的,而不需要等待24小时。
世间果然没有免费的午餐!笔者感叹着来到了中国移动的营业厅,取消业务的过程当真是毫无难度顺利完成,但新的事件亦在笔者身上悄然发生……
随着手机铃声的响起,笔者瞬间收到了七条短信,皆是取消业务的相关信息,但是其中夹杂了一条信息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提示笔者已开通了中国移动的来电提醒,提供72小时内的漏接电话短信提醒服务,3元/月。
笔者心中疑惑,立刻拿着手机回返柜台,向刚才的业务人员询问,并将手机信息出示给对方,其业务人员亦是自然而肯定的告诉笔者,这项服务是免费的,让笔者不必在意。笔者亦没有多想,而是选择相信了中国移动的信誉。
但是出乎笔者意料之外的是,第二天即11月1日笔者查询10月手机账单时,在收费明细中非常显著的出现一项短信提醒3元的收费项目。
笔者当时心中虽然有些联想,但还是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向中国移动的客服进行了询问。客服的态度亦很端正,非常认真的解释道,‘中国移动之前就已经将这3元费用返还给了客户,并详细说明是在10月20返还的,让笔者可以至中国移动的官网查询,并保证中国移动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笔者亦被对方的态度触动,并按照之前的提示在官网上找到了充值的历史记录。确实如对方所言,在10月20日有一笔3元的充值,笔者舒了口气,看来是自己想多了。不过看着充值记录,笔者感觉多少有些眼熟。
为了解答心中疑问,作者打开‘和生活爱辽宁’的手机软件,查看了一番其中‘签到送话费’的活动细节,顿时让笔者一口淤血堵在心口……因为其活动内容便是首签奖2元话费、3日奖3元话费、5日奖5元话费,与充值记录正好吻合。所以客服所谓的3元返还,不过是笔者的签到奖励。
换而言之,中国移动的客服完全是在态度端正的胡说八道,其目的并不是在客户解决问题,而是在维护中国移动的权益而已。笔者为了印证心中猜想,再次拨打了移动客服,果然此次客服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告之笔者今天是结算日,有事明天下午再说。
笔者为了印证心中所想,更加坚定了继续追究此事的决心……
笔者为了测试移动客服承诺内容的真实性,特意在第二日上午,拨通了移动客服的电话,显而易见,客服亦并没有将问题推至下午,而是告之笔者自己并没有解决问题的权限,需要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并在48小时之内给予回复。
挂了电话后笔者不禁想到,昨天的客服应该也可以提交申请的吧!但是中国移动完全以所谓的规章制度进行推诿,笔者唯有无奈的深吸口气,官僚主义啊。
在笔者耐心等待了一天之后,即11月4日下午中国移动给予了回复,解释是业务人员因为当天下午业务繁忙而导致的操作失误,并返还了笔者3元被扣除的费用。希望笔者可以就此揭过,但笔者并不买单,直接戳破了对方的谎言,因为笔者办业务时现场并没有多少人,何来繁忙之说?
对方只是再三保证,中国移动的业务人员绝对不是有意为之。笔者亦不轻易妥协,提出曾当面与对方的业务人员当面核实过短信,并明确告之笔者此项业务属于免费。对方找不到合理的借口,只是让业务人员亲自来电致歉,或是希望笔者到营业厅接受业务人员当面道歉。
笔者询问对方服务人员的工号,对方却是左右搪塞,说是记不住对方工号……。
中国移动的理由并没有说服笔者,最后对方竟然将事件推给了未来,借口是近期正在举行‘72小时内的漏接电话短信提醒服务’的活动,并肯定此项业务确实是免费的,费用会在下个月返还,只是业务人员在笔者询问时,没有解释清楚而已。可以说完全顺从了笔者的说法,并给出了解释。
将事件推给未来确实是个不错的想法,但这里始终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难以解释,谁会在31日开通这种业务?即是你所谓的推广活动确实存在,难道你会为客户在31日进行推荐吗?而且又有谁会去关注下个月此项费用是否返还?
此次事件被笔者发现完全是一个巧合,笔者甚至怀疑在此之前是否亦有类似的事件发生,只不过没有注意而已。
早有听闻中国移动内部员工,有什么绩效考核,每月都需要完成相关的指标,致使下面的员工,都会在不经过客户允许的前提下,暗中开通各类业务,而大多数客户是难以察觉的,即使有看到亦是难以掌握如此繁复的查询流程。即使刻意查询亦会被客服左右推脱……
如笔者不也是差点被客服‘蒙混过关’了吗?如果不是此事恰好发生在31日,岂不亦被移动的解释‘搪塞而过’了吗?实话实说,有多少人会去注意手机话费中3元的差额,又有多少人会为此种小事亦坚持劳心劳力的去维护自身的利益。
笔者再退一步而言,即使中国移动的上述说法都是真实的,那么中国移动的这种行为,岂不是更加可怕吗?!前者还只是移动内部‘潜规则’下的个人行为,而后者却代表着中国移动的意志。
中国移动将自己的优惠活动强加到用户身上。在不询问用户是否同意的前提下,私下对其开通业务。这难道不是在侵犯用户的权利,难道不违反合约精神,难道不是在触犯法律,难道这不属于‘强盗’行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