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归去来兮
![](https://img.haomeiwen.com/i5424914/4c572b772eb4776a.jpg)
01
小和尚点亮了厢房的那盏烛火,看到了静静盘腿坐着的师父。
自打记事起,他就呆在这座寺庙,度过了差不多十年的光景,师父说,再过三年,他就可以还俗下山了。真是让人期待的事呀。
今夜是例行答疑时间,可小和尚终究是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他最惦记的,是寺里那口井水泡的茶,清甜甘洌,还有偶尔过来的义工煮的新菜式,寺里的伙食太单调了,不是豆腐就是白菜,他着实吃腻了。思考人生什么的,实在入不了他的小脑袋瓜。每周一次的答疑,几乎快要把他能想到的问题都问光了,真可谓黔驴技穷了,而且每次师父讲的那些深奥的大道理,他都似懂非懂,也没那心思去探个究竟。
“明午。”师父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小和尚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没关系,想到什么,就问吧。”师父看着明午长大,可以说了解这个孩子的全部心思。
“师父,为什么你说的大部分我都听不懂啊。”他想了想,最终提出了这个长时间以来难以启齿的问题。
“哈哈。”师父赞许地点点头,“明午,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啊。可是这次师父要把这个问题丢回给你,由你来回答下好吗?”
“唔,我想,是因为师父比我年纪大,懂得多的缘故。”
“仅仅如此吗?”
“唔,还有,还有就是我很多问题都是随便问的,每次师父回答的时候,我都很容易开小差,有时听了开头听了结尾,中间的就给漏了,于是……”明午一脸窘状。
“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很清晰,你也知道该怎么做了,对吗?”
“是的,师父。”小和尚煞有介事地给师父鞠了个躬,心里想的却是,或许吧。
02
小和尚期待的这一天终于到了。
他兴致勃勃地收拾好他的行李,脱去了那身青衣,在捐赠室找了套平常人的衣物穿戴整齐,可是准备跟师父道别的时候,一见面,眼泪就唰唰地下来了。
师父慈爱地抚摸着他的脑袋,安慰道:“十年以后,如果还想回来,这里随时欢迎你。”
“师父……”他欲言又止,此时他的心情复杂极了,一方面他对外面的世界憧憬了那么久,如今更是难敌这份近在眼前的召唤,另一方面他实在舍不得相处了这么久的师父,师父耐心地教导他,像是一位慈父,带给他知识、温暖和关爱。
“今天开始,你就是成年人了,你将真正学到第一课,人世间,很多事都是如此:当你做出了某一个选择,就意味着放弃了其他的,人生就在这个岔道口展开,开启新的方向,不要觉得难过,去迎接你的新生活吧。”
小和尚这次没有开小差了,一字不漏地听了进去,和师父告别以后,他来到了山下,那里正好有一个分岔路口,他没有犹豫,朝着标记A城方向的路口走了。
03
A城真大,人真多啊,小和尚看得眼花缭乱,几乎不敢相信外面还有这样的世界。
如此鲜明的对比让小和尚感到困惑,他脑中浮现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师父可以在寺里呆那么久,而不想下山呢?
这里没有饮食上的戒律,也不必止语,小和尚愉快地哼着歌儿,好奇地四处打量,热闹的街头,人声鼎沸,各种吃的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的水果,麻辣鲜香的烤肉,还有当地人自制的特色小吃,他像是刚从笼里放飞的小鸟,连呼吸都是自由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美好。
可当小和尚把手伸进口袋时,才意识到,坏事儿了,他把师父留给他的那张字条弄丢了,那上面有一个当地人的地址,师父让先去找他,好有个临时歇脚的地儿。
这下该去哪里呢?
夜幕降临,霓虹闪烁,小和尚茫然四顾,心情变得有些焦虑,责备起自己的粗心来。
他甚至有点想回去了。然而师父早就料到他会如此,因此有言在先,最短十年为期,他才可以考虑回去的事。
04
小和尚在一家面馆做起了杂工。
老板是对外地的夫妇,待人热情大方。说来好笑,小和尚最初是被面馆扑鼻的香气吸引了过去,不想这里也恰好需要人手,于是就留了下来。
看上去毫不起眼的一碗面,却需要历经好些复杂的工序,小和尚看着老板熟练地揉面,拉面,准备佐料,烹制肉哨,最后热气腾腾的一碗面条应运而生,味道油而不腻,回味无穷。
小和尚跃跃欲试,盼着自己能早一天学会这门手艺。
很快半年时间过去,他也已经可以出成品了,可小和尚觉得自己做出来的面条,与老板的相比,味道总是差了那么一点。
“这是为什么呢?”他不解地问到。
“因为你没有用心呀,你只是看到了我的一系列动作,以为做面条就是一道道工序,一套手上功夫的流程,而事实上,真正要做好一碗面,除了这些,还需要一颗心去用心揣摩领会,这样才真正算是功夫到家了。”
想不到这个五大三粗的老板,说起道理来,和师父竟如出一辙。
小和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面条里的学问,可比自己想的高深多啦。
一晃又是三年时间,小和尚不断地学习领会,成了老板最赏识的得力助手,他日复一日忙活在炉灶前,手艺已如老板一般炉火纯青。老板已经计划着新开一家分店,全权交给小和尚打理,并承诺给予他丰厚的报酬,却不知他的小助手,已经萌发了离开的念头。不知怎的,小和尚对这份工作忽地失去了热情,碍于情面,却迟迟不敢开口,他感到不安、内疚,日子变成了一种煎熬,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又来到了一个岔道口,必须做出选择了。
老板听到小和尚说要走,多少还是有些意外,但也没有多说什么,反而让老板娘做了一桌好吃的,说是给他践行,这让他更不好意思了。
但小和尚已经开始明白:要开启新的方向,就必然要敢于放下一些东西。他的恐惧,不安,内疚,不舍,以及对放弃眼下这条道路的不甘,都是他要放下的。
05
小和尚紧跟潮流,学会了上网找工作,在当地论坛看到了有位易学大师要招收助理,他觉得挺新鲜,正好也想尝试下不一样的道路,于是就按着上面的联系方式,找到了那位大师。
大师只是简单和小和尚聊了几句,问他的出生月份,小和尚依稀记得师父说过自己是冬季出生的,就随便拣了个月份说自己是腊月的。想不到那位大师听了以后当场拍板,说他第二天就可以收拾东西过去了,这行事风格着实叫小和尚捉摸不透。小和尚不知道,这位大师早就凭着面相把他掂量了一遍,列为心中的合适人选了,出生月份不过一个次要参考。
大师很忙,开讲座,组织茶话会,打高尔夫,看家宅风水,小和尚跟了他没多久就被带着出席各种活动。他看到了更多,接触的人也更广,世界在他心中变得更大了,但却似乎少了点什么。
大师看出小和尚的困惑,告诉他,红尘中亦可历练自己。可他不觉得大师像是一个历练过的人——他似乎对自己的生活状态过于满意,热衷于与名流权贵打交道,在这些人面前大方得体,转身却毫不留情地训斥自己的妻子,甚至不愿带她一起出席任何场合。
转眼又是一年光景,凭着小和尚的机灵,勤快劲儿,大师不只是让他处理杂务了,而是开始教他一些东西。不可否认,大师的专业素养还是很高的,识人辨人的能力很强,在预测方面,对未来的大体把握也比较准确,很少出什么岔子。
大师甚至询问他是否有意向炒股,跟了大师这么些日子,炒股的事他也早已有所耳闻,自己默默地查过一些资料,最后把它定性为赌博游戏,于是很快拒绝了,大师好像看出了他的心思,劝解到:“这金钱,说白了它就只是一个简单的交易工具,没有好坏之分。可是人们出于自己心中的贪念总把它视为万恶之源。炒股同样如此。你再考虑下吧。你也知道,我要带人的话,门槛是很高的。”这个小和尚自然是知道的,最低一百万入门,还只接收圈内可靠朋友介绍过来的人,虽说小和尚之前在面馆打工也有了一些积蓄,但门槛费对他来说依然是天文数字。
按照大师的思路,无论从哪方面考虑,小和尚都没理由拒绝。他的确动心了,但还是决定只拿一部分先试试。他投了两万,就这样正式开始了他的股海生涯。
这位大师结合易经,独创了一个交易模型,先是挑选出一批优质股,然后根据交易模型推算出买入或卖出的时间点位,时候一到,就严格执行,既不因亏损而舍不得割肉卖出,也不因上涨而一直捂股惜售,不说百发百中,每个股都稳赚不赔,但百分之八十的胜率还是有的,因此收益也绝对是可观的,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大师在圈内很受欢迎的原因。钱滚钱的游戏,大概很少有人能胜过他。
当然,一切只是听上去轻松,小和尚知道,光是为了那个交易模型,大师就不知耗费了多少的心血和时间,而且,在真正交易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够有如此的定力。刚开始大师让小和尚自己操作的时候——当然,那会还并没有教他交易模型,他就是手忙脚乱,慌不择路地买入又卖出,卖出又买入,别提有多狼狈了。
正因为经历过这个阶段,小和尚也看到了自己身上人性的贪婪,他本以为自己会不在乎那些数字,像大师一样气定神闲地看待涨跌。这个发现如同当头棒喝,令他吃惊而又懊恼,他本以为自己是不一样的,跟着师父那么多年,他以为自己可以站在比世人要高得多的视野去看待这些问题。同时,他对大师的看法也在发生着变化,或许,大师才是真正的智者,而不是自己表面观察到的那样世俗、肤浅。
跟着大师的第四年正赶上轰轰烈烈的大牛市,这时小和尚也已经掌握了交易模型,大师甚至会把一些客户的账户交给他去打理了,并给予他一定的利润提成,这一年小和尚的银行账户也有了明显的起色,一跃变成了六位数,只差一点就跻身百万富翁的行列了。在外人看来,他简直就是年轻有为的精英楷模。
他的着装变得更为考究,出入的场合也越来越高端,他学会了察言观色,行事变得谨小慎微,存款一天天在增加,心灵却日渐枯萎,他麻木地交易,对这个游戏渐渐失去了兴趣。
小和尚就是在这个时候遇到他的心上人的。
06
当时股市很火,只要入市,就基本能挣到钱。但早几年就跟着大师的,这次可以说是赚了个盆满钵溢,客户都很满意,于是小和尚他们收到的邀请也就多了起来,跟巡游似的,开始了去往全国各地的旅行。
那是一个大连的客户,之前小和尚见到的客户大多是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所以这次见到一个年轻漂亮的异性,不免有些惊讶,她皮肤白净,眼神顾盼流转,一颦一笑都是那么清新、自然。小和尚看呆了眼,简直不舍得把目光从她身上移开。
“嗨,你好。我叫萱萱。请问怎么称呼你?”女孩落落大方地打着招呼,并主动伸出手来。
“我……嗨,你可以叫我明午。”尽管大师告诉他对外不要这样介绍自己的名字,可他还是更宁愿别人这样称呼他,毕竟,那是师父给起的名字,而且已经伴随了他那么多年。久违的紧张感又回来了,他感觉自己的脸在发烫,甚至说话都有点结巴了。
“明午,你好。”两人的手握在了一起,四目相对。
随后在她和大师的对话中,小和尚得知,这是某个集团董事的女儿,一个名副其实的富家女,对炒股和易经都很感兴趣,而且天资聪颖,不仅A股,市场上能够交易的,像是美股、黄金ETF,她几乎都有涉猎,而且见解颇深,她并不像其他人那样关心账目上的数字,聊得更多的是交易模型的问题,他们偶尔提及的数字,动辄几百万,甚至上亿,听得小和尚目瞪口呆。如果不是听她聊天,会觉得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邻家女孩。这种身世、见解的巨大差距让小和尚自惭形秽。
萱萱盛情款待了他们,带他们去高级的旋转餐厅,吃完又去看美丽的大海,傍晚时分,他们信步在海边走着,小和尚变得沉默不语,这座海港城市的空气里,夹杂着淡淡的海腥味,小和尚的心是苦的,这场情窦初开的爱恋,还未开始,他就一个人陷入了痛苦与自我否定之中。
从大连回来以后,小和尚开始没日没夜地思念起了萱萱,她的出现像是一股清流,浇灌着他初生萌芽的爱情种子,却也像是一团烈焰,烧灼着那颗敏感自尊的心。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他好像明了这句话的含义。见过萱萱以后,世间的很多事都无法再勾起他的兴趣,他再遇到的那些女人,不是空有皮囊就是愚蠢计较。
然而,他始终不敢再多靠近一步,或许是他认定自己不可能俘获她的芳心,或许是怕遭到婉拒,关系反而变得尴尬。自卑、苦涩、绝望的情绪在他的心内交织着。
大师明确感到他前后的变化,从中看出了端倪,他把神色疲惫的小和尚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我们虽然可以预测未来的走势,但有些人有些事,实际上,是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掌控的。”他随后说到了自己的家事,小和尚才知道,原来大师的妻子患有间歇性分裂症,发作的时候,会胡言乱语,变得古怪乖张——这也是大师从不带她出席任何场合的原因,事实上,他仍然很爱她,年轻时候可以说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抱得美人归,两人携手走过穷困,走过生命的风风雨雨,好不容易才在A城立足,却不想她却患了这种怪病。
小和尚一方面很感动,大师为了开导他,竟不惜揭开自己的伤疤。看样子不止他,即便是大师那些看上去光鲜,步履坚定的人,背后也有着自己难言的悲伤;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是时候从中走出来了:他倾心她的容颜,然而韶华易逝,容颜易老,没有一种美会是永恒;他欣赏她的智慧,两人却难有共同话题,她热衷把聪明才智施展在交易之中,在他看来不过还是无聊的游戏。甚至,他还预想了和其他同样聪慧美丽,又有共同话题的女人在一起的情景,不知怎地也变得索然无味,失去了吸引力。
人生啊,满足,或是不被满足,这其中,意义何在?
莫非人就是如此汲汲营营一生,追逐着快感的幻光吗?
他想到了在大山深处深居简出的师父。
或许,是时候,回去了。
07
距离十年的期限还有些时日,小和尚先是把客户的交接事宜处理好,而后郑重地跟大师道了别。
他如释重负,心情变得分外轻松。
十年的岁月,虽不至说看清了整个世界,但起码看清了自己:自己在虚构着怎样的自我图像,又是如何与真实自我产生冲突的;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自己不想要的却又在徒劳追寻的。
眼下,他最希望的,就是师父还平安健在。
如同刚下山时的那天一样,他的脚步匆匆,兴奋而又急切。同样的路途,不同的目的,却是同样的心情。
像是经历了一轮循环,他又回到了起点。
“师父,我回来了。”
师父听到他的声音迎出门来的那一刻,他扑通跪下,像个孩子一样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