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体验报告-得到app

2019-12-12  本文已影响0人  八度易飞

产品体验报告-得到app

一、产品概况

1.1体验环境

1.2产品简介

1.3产品版本信息

二、市场分析

2.1行业环境

2.2市场规模

三、用户分析

3.1用户属性

3.2用户行为

四、产品体验

4.1产品结构图

从以上的产品功能结构图中得到以下的关键功能:
1.直播 得到APP的直播是垂直领域的,是由大咖专业知识分享,目的为了有效促进用户活跃。直播间去掉了弹屏和小礼物,整体页面比较整洁,更加专注与知识的分享。
2.六大学院 得到APP的六大学院,主要有专业大咖进行讲课,比较系统和专业。
3.学习计划 得到APP的学习计划在APP中是单独的一块,主要的功能有日历、学习完成度条显示,为了督促用户自主主动的学习。
4.知识城邦 用户所学知识进行评论,评论的信息都会在知识城邦体现,得到APP用户的朋友圈,是一个交流和学习的模块。

4.2产品体验分析

交互方面特别人性化,每次当列表下拉的时候,标题自动下落

产品功能
1.课程
课程是得到app的核心功能,其内容和服务也在一直扩充和完善。用户可以通过订阅得到APP所提供的课程,学习其中的内容以提升自我。得到现有近100门课程,涵盖商业、人文、社科和科学等领域,课程最高定价199,为持续一年的课程,大概在300讲左右;收费最低的课程定价19.9,在10讲左右;在这之间还有29.9元、39.9元、69元和99元等不同价位的课程,对应着不同容量的课。
用户痛点:想学习知识干货,却苦于没有足够的时间、金钱或学习能力;
用户需求:能够利用碎片时间、以不太高昂的价格、快速地学习到有价值的知识;
解决方案:近100门课程,最高199元就可以享受到由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或是业内精英同得到APP一同打造的课程,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学习。
2.免费试听
在尚未选定购买某个课程时,点击进入课程,在底部左边部分有一个选项“免费试听”,点击进入后,可看到所有已更新课程和发刊词的标题,可以选择其中一部分内容进行试读试听,而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得到并不急于让用户购买课程,而是让用户先体验课程页面和产品核心功能,激发用户使用兴趣,再让用户做决定。免费试听、试读的功能一方面让用户在免费状态下有大量内容可听可读,另一方面将课程的精华部分提前展示给用户,增加用户对内容的了解,缩减购买的犹豫时间和空间。毕竟课程属于非标品,单单通过名字难以知晓其质量以及同自身的匹配度,正如服装店里的衣服一般,只有试穿了才知道是否合身。
虽然使用了试听试读的用户并非100%购买课程,正如并不是所有试穿了衣服的顾客都会买衣服,但顾客由此激发的兴趣正是购买行为的开始。此外,试听是对老师水平的一种基本判断,会倒逼老师下功夫提升自己的课程的质量,拿出真本事来,努力做到仅凭几节课程就令用户认可课程的水平而下单。
改进1:
得到的课程在购买之后是无法退款的,即只要你付款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无法退款。当然从保护知识产权和维护自身利益角度来说,下单后不退款的规定是正当合理的,但课程风险仅由用户单方面承担却不太公平,毕竟只凭试听试读并不能完全消除课程质量可能不高以及同自身需求不匹配的可能。
是否能够增加一个退费制度,使用户可以根据已经听的课时数来判断要退的金额的额度。
改进2:试听的章节是已经规定好的特定章节,能不能规定试听章节数量,而具体试听哪些章节,让用户选择。
3.充值金额和充值方式
充值的数额固定的,无法自主选择充值金额。关于这一点设置,PM应该更多的想让用户充入大于所订阅金额,以促使用户完成下一次的购买。
改进:调整充值金额,缩短所需订阅金额与充值金额的差距,例如调整为5、10、50、200、400之类。
iSO系统用户充值面临障碍,需借助第三方iTunes Store绑定支付宝或银行卡完成充值。除此之外,只能借助得到微信公众号完成,然而,关于这一充值方式没有直接的导入程序。可见iSO系统与得到产品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严重影响了苹果用户的购买抉择。
改进:通过页面引导,让用户顺利找到便捷的充值入口,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充值。避免用户由于找不到便捷的充值方式而选择放弃订阅。

4.3产品的商业模式

五、报告总结

5.1结论

5.2相关优化和建议

  1. 更新导致界面变动过大
  2. IOS充值付费端口麻烦
  3. 只有在线评论,缺乏社群支持
  4. 试听章节无法由用户选定
  5. 无法退费,没有退费端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