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R

Remote Loop-Free Alternate (LFA)

2017-12-29  本文已影响2179人  王力_9541

随着运营商网络ALL IP的演进,LTE对IP网络流量的快速倒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架构需要在小于50ms的时间内完成业务的倒换,Remote LFA技术是当前主流的解决方案。

一、目前的IP网络,在某个节点故障后实现流量的切换有两种方式:

二、IP FRR:Loop-Free Alternates(LFA)

基于SPF算法,计算出备份路径,网络节点故障时,快速切换流量到备份路径,无需等待路由收敛。以RFC5286第三页举的这个例子为例:

image.png

A neighbor N can provide a loop-free alternate (LFA) if and only if :Distance_opt(N, D) < Distance_opt(N, S) + Distance_opt(S, D)


特别注意,这里是a neighbor不是remote neighbor,所以RFC5286计算出来的LFA永远是S的相连的邻居LFA是基于SPF算法的,所有路由器都有整个区域的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信息,路由器S根据SPF算法计算出到目的路由器D的主用下一条是E,然后再计算上面的不等式:

无意间在网上找了一本书,里面的一个列子也挺好《MPLS in the SDN Era》

image.png

PE4为始发节点,P1为目的节点:

LFA存在的问题:

image.png

部署了LFA后,到目的节点D,起始节点S和节点N是互为LFA的,但是如果节点E失效,节点S回把流量转发给LFA N,节点N又回把流量转发给LFA S,形成nicro loop

三、IP FRR:Remote Loop-Free Alternate(RLFA)

LFA计算出来的备份下一跳永远是他的直连邻居,RLFA通过tunnel技术,将远端的PQ节点作为备份下一跳, 使得LFA做了很好的扩展,能够保证更多的节点有备份下一跳

几个概念,以RFC7490第四页拓扑为例,S->E为需要保护的链路,对于S节点:

image.png

RLFA的设计思想:选择这么一个PQ节点作为RLFA,源节点S与RLFA之间建立tunnel,在不经过需要保护链路的前提下,源节点S首先通过属于P-Space LSP将流量转发给它,然后它通过属于Q-Space LSP将流量转发给目的节点E,这样以来,RLFA不再局限于LFA的苛刻条件,能够保证更多的节点有RLFA,另外,当需要保护链路中断,会首先把流量转发给远端的PQ而不是直连邻居,可以避免micro loop的出现。

以《MPLS in the SDN Era》书中的例子,S->E为需要保护的链路

image.png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