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儒、道专题佛学与哲理

你已经对任何事已经有默认值?你的逆商还好吗?

2019-04-28  本文已影响0人  289718bd7b3c

我们都习惯对人、对事、对物,对未发生的一切预设默认值,事先认定他、她、或它一定会是什么样!

有默认就有特定的属性,这个特定的属性就会成为烦恼的基础。

我们习惯把“无常法”默认为“常”,例如:默认爱我的人永远会爱我、默认色身永远健康长生、默认好运一直长存......

一旦有了这样的默认,当事与愿违的时候,就会打成心结,痛苦就随之而生!

有的人虽然常常也能脱口而出“无常”的道理,也会为未来考虑而买了保险等等...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默认的习性早已深深植入潜意识当中。只是形而上的这些认知,跟它较量起来实在显得太过于脆微了!

例如:有一个人常常把“有生就有死”的道理挂在嘴边,当某天医生突然宣判了他的死期,他依旧会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以此类推,我们对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如此,处于深深无法抽离的偏执默认习性中。

所以要想离烦恼,就需要不断反复的思维正法,以至从深层次的默认习性中抽离到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是中立的,相当于旁观者,它没有特定的“属性”。

随着你对一切事物的态度渐渐中立,突如其来的“有属性事件”对你这种“无属性状态”就会越来越没法形成杀伤力。

换句话说,就是你已经处于充分准备的虚空状态,允许了一切可能性的发生。

走在广场上,一只狗对你咆哮几下,你不会生气,因为你允许它是愚痴的。

走在广场上,一个人对你大吼大叫,你会很生气,因为你默认人是不该愚痴的,但实际世界上智商短缺的人就特别多!

以上所述也类似于佛教所讲“应无所住”的道理,不住于一切法的任何一面,同时又允许了任何一面的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