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nthia晶姐

拥抱变化

2018-09-16  本文已影响14人  cynthia猫

说明:本文原创首发于本人的公众号cyn_notes,简书为备份。

今天的推送,原本准备的是另一篇文章,缘起是一段历史。对于这段历史的具体情况,自己查了不少资料,一边描述具体史实,一边穿插进去自己的感悟,评论。


image

而在进行推送时,却遇到一些提示,无法发送出去。由于文中提到了许多国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名称,无法一一查清到底是哪个或者哪些词语导致了这种提示的出现。

干脆换个角度,不再去描述具体的历史事件,重新写一篇罢。
这段历史对应的有一个纪录片《甲午》,点击“阅读原文”可以跳转到纪录片的视频页面。

片中有一个部分,提到不同的国家在面临相同的境遇时,由于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导致随后几十年发展历程的截然不同。他们一个是被迫改变,另一个则是主动拥抱变化。

那么不妨从这里说起,聊一聊“拥抱变化”。

说到变化,就不得不想起许多父母辈一直灌输给我们的思想:要找个稳定的工作。

安稳,才是父母们脑海中最重要的事情。找个铁饭碗,不做出格的事情,老老实实呆在岗位上直到退休。他们这一辈,有许多人正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

老一辈的经验就真的完全正确吗?历史早就告诉了我们,并非如此。

今天刚好在朋友圈看到这么一条内容:

给我一个理由,花高新雇佣四十岁高龄的你。

在同一家单位甚至同一个岗位上工作到退休的父母辈,看到这条消息应该很难理解背后的深意。

四十岁,上有老下有小,需要一份较高的收入来维持家庭的各种开销。但同时,这个年龄既不如二十几岁年轻人的身体健康,学习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也不如年轻人快,如果再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理由,公司企业又为何要雇佣你呢?

有古人云:未雨绸缪。

记得这么一种说法,叫做:死在25岁,却埋在80岁。大概是指这些成年以后就懒于思考,踟蹰不前的人们。

那么我认为,这些人,如果足够幸运,可能还可以活到80岁,有子孙来埋葬自己。如果不幸,可能还没有等到80岁,就已经无法支持自己正常的生活下去了,更别提有能力养育出靠谱的后代。这将会是非常悲惨的光景。

怎么办?当然是提前做准备,去认真分析当前的形势,思考未来的方向,并结合自己的技能特长,针对性的学习和实践,改变自己,适应世界。具体如何实践呢?我在之前的几篇《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从过好每一天开始》中也提到了一些细节的方法,可以参考阅读。

仔细想想,不管是前面提到的纪录片所描述的史实也好,几千年以前留下的古训也好,这些大道理,都是相通的。那么这些道理我们是真的不知道吗?并不是。那么为什么今天我还要去聊“拥抱变化”,去絮叨着说要去主动做出准备?

几年前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引起许多人回答:“为什么读过了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大家都是读过了许多道理的人,却依然有着很多现实的困惑。当然,也包括我。

因为道理总是太过空泛,即使背下来,也很难在适合的地方一下子就想到应用。而我们总是在碰到和自己密切相关的场景时,才会有共鸣。因此,需要常常去思考自己的生活,去琢磨如何应用和实践。

公众号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NDU0MTU1Ng==&mid=306397043&idx=1&sn=85bf3955d4e1f6dfb46a78262e15ab7b&chksm=0c9dc2683bea4b7e84cf1c38484a6963887d6d77676b5656cb97a5ffe44e914800144052be61#rd

有兴趣也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cyn_notes


Cynthia晶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