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厚多士的时光
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看的厚多士(如上图),蜂蜜都沥的这么完美,让人一眼就爱上。
厚多士是方型吐司面包的升级款,外层烤的发焦酱黄,内层是一块快裹了蜂蜜的吐司软心,刚烤出来的厚多士,在上层堆上刚从冰箱取出来的冰激凌球,冷与热的交流与混合,冰火相容才是这道港式甜品的重头戏。
我第一次见是在西餐厅的后厨,这道港式甜品在中原腹地并不常见,来西餐厅点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当时因着暑假,我在西餐厅做服务生,才知道这蜂蜜厚多士,之所以记住它,是因着当时一个美女顾客点餐,点了此款蜂蜜厚多士,上了一个后,想来大师傅做的实在不错,令美女意犹未尽,美女竟又加了一个,只是这次不知是做的大师傅换了人,还是师傅忘了,最底层竟忘涂了蜂蜜,被美女退了回来,当时端回来的服务员,颇为尴尬。
我所在的这家西餐厅,是一家特别注重企业文化的西餐厅,不仅培养你的礼仪,还要求你了解有关西餐的知识,牛排的出处,酱汁的种类,食物的配料、口感以及每一道食物的搭配,饮品中是加了朗姆酒、伏特加,还是威士忌都要熟记于心,是一段不可多得的经历。
店长是个温柔恬静的女子,犹记得她给我们分享她第一次来应聘的经历:昏黄的灯光,舒缓的音乐,皮质的沙发座椅,安静用餐的人,这是对一个西餐厅最好的诠释,我从暗道走过,感受到这静谧,并由此喜欢上它,十年来由服务员到主管,到经理,到店长,一步步走来。
我去应聘时是因着迎子的介绍,迎子说:“你去吧,大上海店正在招人那,不要说你是暑假工,他们一准要你。”
我就去了,乡下小土妞看到环境高雅,格调高深,异国风情的店面,有点怯怯的,但还是硬着头皮进去问了,最后就这么混进来了。
天知道,虽然我在英语课本上学了西餐礼仪,但我对左右手反应迟钝,是分不清是左手拿刀,右手拿叉?还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的?
好在,去了把我先分到了后厨,传菜,先认识菜品,记菜名,之后才去了前台,开始为客人点餐。
那是一群特别开心的小伙伴,每天午饭后,实则已到了下午,有一段时间是集体活动时间,检查仪容仪表,做活动,唱歌、接龙游戏、表演节目,有时候玩起来,嗨的客人都来鼓掌。
当然,忙起来是很忙的,遇上周末、节假日,特别是七夕、情人节,门口排起长队,那是没有一刻停歇的。
夜班回去都快要凌晨了,城市的街道没有了白日的喧嚣,却依旧灯火通明,路上的行人很少,安静了许多,我一个人骑着车回到姐姐的住处,只有放车时才有一点点害怕,楼道口的灯坏了,乌七八黑的、真讨厌。
那年的暑假特别长,我整整干了两个多月,到走时给经理吐了实情,经理也并未为难,女孩子还是要完成学业的。
之后的日子,逢着节假日,店里忙不过来,经理依旧会打电话,让过来帮忙,只要没事,我是欣然前往的。
现在想想,那也是段快乐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