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想法

童话里不都是骗人的

2020-09-30  本文已影响0人  冯清和
《小红帽》

开学第一课,我给学生们讲了童话。

对于大学生而言,这个选题亲和度高但期待值不高。讲座海报是提前两天贴出来的,我能想象学生们看到海报时的神情,二十岁的年纪,看着童话两个字笑笑。只是我不确定他们脸上的笑是否和我想象中的一样。所以,我期待着开讲的那一天。

真正要开讲的时候我是有些紧张的。这是我第一次在他们面前亮相,一个老师是否受欢迎,决定的时刻往往就在她第一次出现。走近教室时,看着一个小教室挤满了人的时候,我又深吸了一口气。看来,想了解童话的人,或者想看看我到底要怎样讲童话的人不少。

在走上大学讲台之前,我接触的大多数儿童和家长,也早就熟悉了和她们的沟通方式。在我的印象中最难把控的课堂是大学的课堂。因为作为“机不离手”的当代大学生,积极性是很难被调动起来的。

开讲之前,我说了几个轻松的小开场,气氛调动得不算理想。我一边开始导入话题,一边观察他们的反应。

“童话是什么?”

“童话是怎么来的?”

“童话到底是不是骗人的?”

“为什么童话里的公主总是等着被王子拯救?”

几个问题抛出去,我从手机那里拉回来不少关注度。再往下讲,回顾童年时读过的童话,当时我们只关心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美好幸福的设定,很好想过童话为什么要这样写,它在我们的自我人格形成的过程中起到过哪些作用。

在《女巫一定得死》这本书里,谢尔登·卡什丹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童话故事的意义,他说:“童话故事不只是充满悬疑,能激发想象得冒险故事,它所提供的并不只是娱乐效果,童话故事在追逐奔跑、千钧一发的情节后,还有严肃的戏剧起伏,能反映出孩童内心世界发生的事件。”

从这段话中,我们大致明白了孩子为什么总是那么喜欢读童话故事,而且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读。童话是懂孩子的心的,它是模仿了孩子内心的冲突变化的,在不满六岁的孩子意识中,现实和幻想有时分得并不是那么清楚。可是没有谁会那么在意孩子的内心世界,只有童话。所以可以说,童话是我们童年时的知己。

在讲概念,抛出观点之后,学生们总要有一个理解的缓冲期。为了加深理解,我举例分析了一些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莴苣》《小红帽》《灰姑娘》等。我认为在文学的阅读和讲解中,永远不能脱离文本。文本是根据,也是最能直接反映和证明文学观点的地方,如果离开了文本就是空谈。如果是小学生,是家长,还是大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整个课堂气氛最好的时候也正是这段时间。我试着在带他们重读经典故事的时候,帮他们换一种视角来阅读。

“小时候读童话最有意思的是看它的故事,长大了读童话最有意思的是看童话讲故事的方式。”

有时童话的外表看起来是荒诞的非理性的,但是它传达出来的却是“真实的”。这种真实并不是日常生活细节上的真实,逻辑上的真实,而是哲学上的真实。童话一直在告诉我们一种最基本的二元对立,那就是“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对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甚至很难承认它们是二元对立的。因为越长大,我们越了解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东西都不能用“非此即彼”来概括。善和恶更是如此。可是在童话的世界里,善恶一向分明,好人好到底,坏人坏到底,童话故事,尤其是民间童话里极少会出现一个好人变坏的故事,或者坏人变好的故事。因为在童话里,善和恶的中间从来不存在“灰色地带”。这看起来是荒谬的,不真实的。但正是这样善恶分明的价值观,恰恰反映了人类童年的心理价值取向。这是很多成年人已经忘记了的。

带着二十来岁的大学生重读童话,读的还是小时候读过的童话,但读起来必然是不一样的了。小孩子是相信童话的,真正成年后,人们也不敢再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不相信童话的也许只有青年们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