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飞语记的录音速记、录音转文字最真实的评价

2020-07-07  本文已影响0人  慢慢的zack

转载作者:兰阿米

来源:知乎

1. 最突出的功能是【语音输入】,这个功能完全被其他云笔记类软件所替代的可能性很小。我之前也看为知笔记、有道云笔记等同类软件推出过语音输入功能,但是,就如上个回答所说,国内做得最好的AI语音技术还是科大讯飞,意味着语音识别的最核心技术还是由科大讯飞所掌握,从讯飞输入法这个产品的成功可以看到这一点,因此那些说语音识别不如讯飞语记准确的,很有可能是自己没用对。

2. 和语音输入比较相关的另一个主打功能是【录音速记】,这个功能支持边听录音边转文字,适合会议、讲座、采访等需要大量录音转文字的场合,用不用看个人需求,可以说这个功能的使用频率和用户的职业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记者、文职人员、教师等相关职业对这个功能使用较频繁。

3. 除了录音速记之外还有不包括在VIP权益内的【外部录音转写】,需要额外付费。至于为什么要付费,只能说转写成本不一样,外部录音转写的文稿质量更高。

4. 云笔记基本功能盘点。当然除了语音输入,作为一款云笔记还是要有云笔记的样子,产品做到现在,基本的云笔记有的功能还是有的,比如插入图片、文字编辑、云端上传、多端登录同步(目前出了移动端、PC端和iPad端)、分类和标签、分享笔记、收藏外部文章、导出笔记等等。大块基本配备齐全,但是还有很多细节值得再琢磨改进,这个团队也在不断听取用户的意见之中,值得期待一下。

5.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是【OCR文字识别】。这个功能很多云笔记也有,但是我用过觉得语记里面的这个挺强大的,因为不仅能识别一般的中文印刷体,还能识别英文和手写体(前提是字要写得有人样hhh)。这个功能很适合用来摘抄,我自己是学生党,发现这个功能在结合课本整理手写笔记的时候最实用,每次期末整理笔记就靠它。当然如果是问题中说的手写稿,用这个扫描功能也会很便捷。

6. 其实上面我还没有讲完它的全部功能,其他的还有读/听笔记、听书、笔记生成音频、待办事项、定时提醒等等。

说完它的功能,再总结以下个人的使用方法和建议吧。

1. 利用好【分类】【标签】【星标】功能,做好笔记分类。

一个好的做笔记习惯就是做到笔记框架清晰、内容分明。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自问:我为什么要用这个软件?我要用它来干什么?最好列一个清单,然后再建立。

以我自己的身份:学生党为例。我用它的目的很简单:写笔记,以及记录生活。因此我列一个清单,把想要记录的内容写下去,限于讯飞语记只有两级分类(也即【分类】),我就在笔记分类那一列写出我想要记的笔记类型,比如读书笔记/工作日志/学习笔记等;

然后灵活运用【标签】功能,进行再次分类,方便查找;用【星标】标记出最重要的笔记,方便集中检索查找。以下是我根据自己的需求列出的笔记框架,仅供参考。

图片来源:思维导图

2. 根据自己的需要使用相关功能,逐渐用笔记填充框架。我列出了以下大概会使用到的几个身份场景:

① 学生党—记录笔记。除了一般的语音输入功能之外,可能还会用到OCR扫描或插入图片、文件等功能来结合课本和手写笔记来整理成电子笔记;

② 文职人员—会议记录。工作日志分类的笔记中可能会用到录音速记功能,因为会需要整理会议记录,外部录音转写功能也可以在重要的工作任务中使用,比如产品分享会等(但请一定记得报销);还可能用到待办事项、定时提醒功能,来提醒日程或者重要的事情。

③ 媒体工作人员—录音整理。对于录音转文字功能的使用相信会比较频繁。在采访、发布会、演播厅等录音条件好的场景下,录音速记功能会发挥比较大的作用,和上一条同理,在重要的任务场合也可配合外部录音转写食用。

④ 作者—码文存储。一般对语音输入的要求会比较高,连续的语音输入更有利于思路的顺畅。同时也适合灵感收集,灵感来了随意说说话就能变成文字保存下来,方便。文字作者对于云储存的要求也会比一般用户更大,语记的一篇笔记最多可以写3万字,60张图片,容量还是蛮大的。不过局限是每个月上传容量有限,普通用户只有100MB,对于作者来说肯定是不够了,会员有10G上传流量。

⑤ 其他—记录生活。这个就可以有很多方法了,写日记、记录菜谱等等,多种功能联合使用,比如写日记,语音输入功能少不了,想保证私密性可以将单篇笔记上锁;菜谱记录可以用到收藏功能,将网上看到的菜谱链接复制,再打开讯飞语记进行收录,或者自己制作属于自己的菜谱,用到图片插入、文字编辑功能,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等等。

3. 对笔记框架进行定期调整,对内容进行定期回顾,并且学会进行云端的断舍离。

笔记框架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时进行调整,最后形成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分类方式和标签记录;另外,很多笔记记录完成之后对自己其实已经没有价值了,这时就要对笔记进行清理,来保证整个云笔记内容的精简性,保证每一条笔记对自己都是有用的,这个过程可以形象比喻为“云端的断舍离”。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手误或者后悔了,也可以在回收站中找回30天内删除的笔记(这个功能相信所有的云笔记都会有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