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一锅炖(卷五·七·鸦头)

2023-12-06  本文已影响0人  国伷

东昌(今属山东聊城)王文,到南方游历,偶遇乡人赵东楼。

赵东楼常年在外经商,见到故人倍感亲切,连忙邀入住处叙旧。彼时房中还有一个女子,扮相殊为风尘。王文误以为嫂夫人,忙不迭地上前作揖。

女子嬉笑还礼。

赵东楼摆手笑道:“老弟是正经人,不识得风月场所!”言毕,命人置备酒席,与王文且饮且谈。

少时,一个女孩探头张望,随又离去。

王文见她漂亮,忙向赵东楼打听。

答道:“老鸨二女儿,小字鸦头,性子刚烈,从不接客。老鸨正盘算着卖掉。”转而笑问:“老弟尚未娶妻,何不买了去?”

王文摇首叹息:“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

赵东楼见他有意,当场资助十金。王文又回客栈筹钱,加上赞助费一并给了老鸨。

老鸨眼见钱少,还以为是见面礼,当下安排鸦头接客。

经过一番交流,王文才知老鸨理解错了,恨得直拍大腿。

鸦头劝道:“妾虽风月女子,却有从良之心。君回客栈等候,妾今夜过去会合。”

王文将信将疑,姑且回去等待。捱到半夜,鸦头身着男装来见。两人骑驴出逃,一直赶到汉江口,方才租房落脚。

鸦头说出实话:“妾非人,实乃狐。受不得母亲贪婪,有心逃离苦海。”

王文不以为意,转而嗟叹:“家徒四壁,不知以何为生?”

鸦头笑道:“卖驴子当本钱,先做点小生意,有手有脚还能饿死不成!”

王文称是,换钱开了一间酒肆。鸦头做针线活贴补家用。积累一年,家境小富,得以蓄奴置地。

这夜,老鸨带人赶到,捉了鸦头离去。王文阻拦不住,想着筹钱赎人,等追到风月场,竟已人去屋空。

几年后,王文游历北京,途径某处育婴堂(收养弃婴的机构)。身后的仆人愣在原地。

王文不解其意。

仆人指向一个男孩,笑道:“小儿与老爷连像。”

王文看去,果然如是,便近前询问姓字。

小儿自称王孜。

王文笑问:“你被收养时,还是个婴孩,怎知自己姓名?”

答道:“保育员讲过,我襁褓里有张字条,上面写着‘山东王文之子王孜’。”

王文暗想:我没儿子,却有同名者赠我一子,此乃天意。当下赎出王孜,收作义子。

王孜长大后,不事生产,惟好打猎,更有一双阴阳眼,能洞察世间鬼狐。哪家闹狐,只要喊他过去,必定手到擒来。乡人多受其利,误以为神仙降世。

这日,赵东楼来找王文,说鸦头关在北边某城,还讲道:“传言:鸦头被捉后,曾诞下一个男婴,叫人扔到街头。若为真,此儿便是老弟血脉!”

王文仰天长叹:“苍天怜我,叫我父子团圆!”于是叙述始末,听的赵东楼目瞪口呆。

王文赶回家中,与儿商量赎人。王孜表面无言,暗中筹备兵刃钱粮,趁人不备独身北上,直奔老鸨巢穴。

彼时老鸨正会宴宾朋,眼见来者不善,连忙隐身躲藏。旁人闪避不及,纷纷丧命刀下,尸体落地为狐。

王孜眨着阴阳眼四处搜寻,待看到房梁,不禁张弓大笑:“好你个老鸨,躲到上面我就瞧不见了?”说罢,一箭射去。

悲鸣声起,梁上掉下一只老狐,身中箭矢而亡。

王孜救出母亲,回去与父亲团聚。

从此,王家愈发兴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