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投稿营 实时在线 专心审稿🌹本色人生崤函文苑

兴趣与生活

2019-02-19  本文已影响102人  韩老骥

晚上我打开电脑,在一篇日文小说上加着备注。这时老婆跑了过来,气呼呼说:“你天天看这东西有什么用啊?日语学得再好,你能把它当饭吃吗?你有这时间,还不如考个XX证,拿去挂靠,一年还能赚个几万块钱。”我竟一时语塞,是啊,我最近在学日语上花了大量的时间,我的目标只是能顺畅地读懂日文小说,并没有指望学这个东西能得到什么直接的好处。想到这里,我自己感觉有点愧疚,作为一个中年男人,养家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让家人过上衣食无优的日子,至于其它的事情都是不务正业。任何占用大量时间、精力或金钱的事情,你可能都要考虑其是不是能给你带来收益,除非你已经完全实现了财务自由,有大量的稳定收入,才可以考虑做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事情。

然而现实却是这样,并不是什么事情只要你做就可以看到成效的。就拿考证来说吧,我是个比较感性的人,只有亲身实践体验过,才有可能掌握一门技术。这些证书的教程,往往都是一些空洞松散的理论,我曾尝试过,买了好多资料,教了学费,可是这种东西,我始终学不下去,都是一些点即止的知识点,唯一的实践就是做题,没办法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对于这样的东西,我始终找不到一点兴趣,即使有金钱的诱惑,也激不起我学下去的动力。于是我开始反思,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总爱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老婆说的XX证,其实学这些东西其实比学日语看浪费时间。在几个月学习之后,我现在借助字典,已经能看懂现代文小说的80%的内容,这种学习的效率对我来讲是显而易见的,但XX证的教程,说实在话,花同样的时间,我还是不明白自己学过的内容。对比这两者,一个带来了快速进步的快感,一个只会不停地带来挫败感。所以我选择了学日语。

然后我又在思考,究竟什么喜欢,什么是不喜欢。学日语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学得差不多要放弃了,单词太难记,记住了还是不懂,照着教材按步就班地学的,越学越头疼,总是学了后边忘了前边,这就陷入了以前考证的一样的境地,无限死循环。后来,我干脆抛开了学习教程,直接看小说,边看边做笔记,然后再反复比较、纠正,直到完全理解。就这样,我在不经意间弄明白了日语中的各种形、各种助词、音便、谦让语,学会分词断句……然后越来越上手,越学越有兴致,以至每天在上边花上七八个小时而不知疲倦。我觉得这可能是人类的掌控欲望一个体现,就像男人喜欢开车而不喜欢坐车一样,当一个东西被你掌控得游刃有余的时候,你便会乐此不彼。而那些XX考证的教程,总是为了应付考试,都是别人设定好的套路,你想考得好,就必须得入套,这就像被关进牢房的囚犯,虽然可以自己活动,但被人拴上绳索、戴上了脚镣。

然而现实总是上演着鱼跟熊掌的故事,喜欢做的事情往往不能带来收益,能带来收益的往往是你不想做的事情。那究竟学什么样的东西才是有用的,我在想即使我的日语学得很好,如果以此为职业的话,现在能想到的也就做做翻译或是旅日的导游,然而这两方面都不缺人。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就是无用的学习,只能是兴趣爱好,跟玩游戏一样的事情。不过,也不全然是这样,以前我喜欢玩电脑,但家里人不同意,周边也没有以电脑为职业的实例,他们认为电脑不过是个昂贵的玩具,我没有放弃,一有时间就往有电脑的地方跑,后来还真的玩成了职业。父母也就无话可说。

中学的日记里记过一篇自己想学古汉语的事情。想买一本古汉语辞典,但价格比较贵,虽然有一次父亲给足钱,但自己几次拿起辞典又放下了,因为父亲的絮叨总在耳边想起,“只要对你学习有用的,都可以买。”虽然简单的一句话,但很沉重,明显这玩意对于学习不一定有用,我的兴趣本身就是为不把自己限制在教学大纲里,学别人所不学的,就是为了标新立异。所以,我还是放下了,我不能赚顾这两者。为了自己的兴趣,背负上一个不能实现的目标,年幼的自己承担不起,于是放弃了。

写于2019年1月9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