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7-9章-章节练习
1.(单选题)下列句中加括号的形容词,作状语的是( ).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
B(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C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D令媼(尊)長安君之位。
正确答案:C
解析 C(P139)。本题考查的是对形容词作状语的理解和把握。C项“新”修饰动词“發”作状语。A项形容词“高”作谓语。B项形容词“小”作定语,修饰“知”。D项“尊”是形容词用作动词。
2.(单选题)下列句中,谓语由动词充当的是( ).
A王獨不見夫蜻蛉乎?
B南冥者,天池也。
C此誰也?
D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正确答案:A
解析 A(P135)。本题考查的是对词类充当句子成分的把握和应用。A项“不見”作句子的谓语,“見”为动词。B项“天池”为谓语,是名词。C项“誰”作句子的谓语,是代词。D项“三”作句子的谓语,是数词。
3.(单选题)下列句中含有及物动词使动用法的是( )。
A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
B故天下盡以扁鵲爲能生死人。
C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
D伯夷死名於首陽之下,盜蹠死利於東陵之上。
正确答案:C
解析
C(P136)。本题考查的是对及物动词使动用法的理解和把握。C项“從”是及物动词,句中是“使百馀骑跟从”的意思。A项及物动詞“侵”是一般用法,可译为“侵略”。B项“生”为不及物动词,可译为“使(死人)复生”。D项动词“死”是不及物动词,可译为“为名而死”,“为利而死”。
4.(单选题)下列句中含有名词意动用法的是( ).
A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B奪之人者臣諸侯,奪之與者友諸侯。
C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D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正确答案:D
解析 D(P144)。本题考查的是对名词意动用法的理解和把握。D项“夫人”是“把……称为夫人”的意思。A项“病”是名词用作一般动词。B项“臣”“友”是名词的使动用法。C项“雪”也是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5.(单选题)下列句中,有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的是( ).
A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B魏有賢人可與俱西遊者乎?
C王生日飲酒,不視太守。
D今而後知君之犬馬畜伋。
正确答案:A
解析 A(P142)。本题考查的是对名词作状语的理解和把握。此四项中都有名词作状语的用法,A项“翼蔽”表示动作进行时的状态,是比喻的用法。B项“西”表示动作的趋向。C项“日”是“每日”的意思。D项“犬馬”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
6.(单选题)下列句中,含有形容词意动用法的是( ).
A傾奪鄰國,而雄諸侯。
B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C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D其達士,潔其居,美其服,飽其食。
正确答案:C
解析 C(P140)。本题考查的是对形容词意动用法的理解和把握。C项形容词“甘、美、安、樂”都是意动用法,是说话者主观上认为甘、美、安、乐。A项“雄”是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可译为“称霸”。B、D两项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B项是“使其身洁”。D项是“使其居洁、使其服美、使其食饱”。区分使动和意动,主要是看表达的是主观感受还是客观结果,表达主观感受的是意动用法,表达客观结果的是使动用法。
7.(单选题)下列句中,动宾关系为动作行为的处所的是( ).
A中贵人走廣,廣曰:“是必射鵰者也。”
B邴夏御齊侯,逢丑父爲右。
C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D焉用亡鄭以倍鄰。
正确答案:A
解析 A(P137)。本题考查的是对动宾关系的理解和把握。A项“走廣”是“走到李广那里”,“廣”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B项“御齊侯”是为动关系,是“为齐侯御”,即“为齐侯驾车”。C项“來”是使动用法,是“使远人来”,宾语承前省略。D项“亡鄭”是使动关系,是“使郑亡”。
8.(单选题)下列句中括号里的字,是代词的是( ).
A今梁趙(相)攻,輕兵鋭卒必竭於外。
B吕公女(乃)吕后也。
C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D(之)二蟲又何知?
正确答案:D
解析 D(P124)。本题考查的是对代词的理解和应用。D项“之”为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两种鸟,可译为“这”。A项“相”为副词,可译为“相互”。B项“乃”为副词,可译为“就是”。C项“已”为副词,可译为“已经”。
9.(单选题)“射之,豕人立而啼.”句子中名词作状语的是( ).
A之
B豕
C人
D立
正确答案:C
解析 C(P123)。本题考查的是对名词作状语的理解和把握。这句话中“人”作状语,直接修饰动词“立”,可译为“像人一样”。
10.(单选题)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是能愿动词的是( ).
A舉劍欲(擊)之,勝請降。
B趙盾、士季(見)其手,問其故而患之。
C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D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
正确答案:D
解析 D(P124)。本题考查的是对能愿动词的理解和把握。D项“欲”是能愿动词,不能独立充当句子的谓语,需放在动词前,与一般的动词一起充当句子的谓语,可译为“想要”。A、B、C项皆为一般动词,直接可以充当句子的谓语。
11.(单选题)下列各组同义词中,存在情感色彩差异的一组是( ).
A視一望
B飢一餓
C唯一諾
D恥一辱
正确答案:C
解析 C(P106)。本题考查的是对同义词差异的把握。C项“唯”“諾”在表示应答之声的意义上同义。但“唯”带有恭敬从命的感情色彩,常用于答应地位或辈分高的人。“諾”常用于答应地位、辈分与自己相同或更低一些的人。二者是由于感情色彩不同而引起的差异。A项“視”和“望”在表示看的意义上同义,但看的方式各不相同。“視”强调的是看的动作。“望”指的是抬头向远处看。二者是由于性状情态不同而引起的差异。C项“飢”“餓”在表示吃不饱的意义上同义,但词义轻重程度不同。“飢”是吃不饱,腹中空。“餓”是严重的飢,指的是没有饭吃或长时间未进食。二者是由于程度轻重不同而引起的差异。D项“恥”“辱”在表示侮辱、羞耻的意义上同义,但组合功能不同。“辱”的意义是双向的,既可以表示侮辱他人,又可表示自己受辱。同时“辱”可以接受表示被动的词“見”的修饰。“恥”的意义是单向的,只能表示使他人受辱,而不能表示自己受辱。同时“恥”不能受“見”的修饰。二者是由于组合功能不同而引起的差异。
12.(单选题)下列各组词中,是绝对反义词的是( ).
A左一右
B動一靜
C甘一苦
D長一短
正确答案:B
解析 B(P113)。本题考查的是对反义词类别的把握。根据反义关系的特点,反义词可分为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两类。绝对反义词又称互补反义词,两词表示的意义互补,如“男”和“女”,“内”和“外”,是非此即彼的关系。相对反义词,又叫极性反义词,两词表示的意义处于两个极端,二者只在一定条件下互相排斥和否定。B项“動”和“静”为非此即彼的绝对反义关系。A、C、D项属于相对反义词。除了“左”和“右”之外还有“中间”状态;除了“甘”和“苦”之外,还有“不甘不苦”的状态;除了“長”和“短”之外,还有“不長不短”的状态。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才互相排斥和否定。
13.(简答题)填空题:其政悶悶,(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参考答案:其民淳淳
解析 (P147)。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14.(简答题)填空题:是以聖人( ),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燿。
参考答案:方而不割
解析 (P148)。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燿。
15.(简答题)填空题:凡用兵之法,( ),破國次之。
参考答案:全國爲上
解析 (P150)。凡用兵之法,全國爲上,破國次之。
16.(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参考答案:(P147)。“倚”是“依靠、依赖”。
17.(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参考答案:(P150)。“屈”在这句话中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屈服”。
18.(简答题)说明括号里词的词性和作用: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
参考答案:(P146)。“斯”是连词,意为“则、就”。
19.(简答题)说明括号里词的词性和作用: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参考答案:(P147)。“兮”是语气词,无具体意义。
20.(简答题)指出括号里词所属的词类,并说明其语法功能:焉用(亡)鄭以倍鄰.
参考答案:(P136)。“亡”是不及物动词,带使动宾语。“亡鄭”是“使郑亡”。
21.(简答题)指出括号里词所属的词类,并说明其语法功能:匠人斫而(小)之.
参考答案:(P140)。“小”是形容词,这里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小之”是“使之小”。
22.(简答题)填空题:鵬之背,( );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参考答案:不知其幾千里也
解析 (P127)。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23.(简答题)填空题:是鳥也,( )。南冥者,天池也。
参考答案: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解析 (P127)。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24.(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参考答案:(P128)。“南”是名词用作动词,意为“往南飞”。
25.(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
参考答案:(P130)。“望洋”是叠韵联绵词,意为“仰视的样子”。
26.(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
参考答案:(P128)。“少”在这句话中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为“认为……少”。
27.(简答题)说明括号里词的词性和作用: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爲)?
参考答案:(P128)。“爲”是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
28.(简答题)说明括号里词的词性和作用: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爲質矣,吾無(與)言之矣.
参考答案:(P133)。“與”是介词,省略了宾语“之”。
29.(简答题)古文阅读题。
杞子自鄭使告于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民。”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爲,鄭必知之,勤而無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公辭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公使謂之曰:“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禦師必於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後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秦師遂(東)。(《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一)解释文中括号里词语的意义。
1.管
2.諸
3.勞
4.拱
5.辟
6.東
(二)试找出文中的代词,并分类列出来。
(三)请用现代汉语陈述蹇叔不主张袭郑的原因。
参考答案:(P122)。
(一)
1.“管”意为“钥匙”。
2.“諸”,是“之于”的合音,“之”代指袭郑的建议。
3.“勞”意为“使……辛劳、疲劳”。
4.“拱”指两臂合围的径围。
5.“辟”通“避”,意为“躲避”。
6.“東”是方位名词作谓语,意为“向东行”。
(二)
指示代词:是焉(特殊);
疑问代词:谁;
特殊代词:所(构成“所”字词组)。
(三)
蹇叔说:“兴师动众去袭击远方的国家,不是我所听说过的。军队劳累不堪,力量消耗尽了,远方的君主防备着我们,不也是不可以的吗?我们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劳师动众却无所得,士兵们一定有悖逆之心。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
30.(简答题)填空题:國有三不祥,是不與焉。夫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 ),三不祥也。
参考答案:用而不任
解析 (P117)。國有三不祥,是不與焉。夫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
31.(简答题)填空题:今臣謹更之,不築蹊徑,而缓門閭之政,而淫民説;不舉儉力孝弟,不罰偷窳,而惰民説;決獄阿貴强,而貴强説;左右所求言諾,( );事貴人體過禮,而貴人説。
参考答案:而左右説
解析 (P118)。今臣謹更之,不築蹊徑,而缓門閭之政,而淫民説;不舉儉力孝弟,不罰偷窳,而惰民説;決獄阿貴强,而貴强説;左右所求言諾,而左右説;事貴人體過禮,而貴人説。
32.(简答题)填空题:今子長八尺,迺爲人僕御,( )。
参考答案:然子之意,自以爲足
解析 (P119)。今子長八尺,迺爲人僕御,然子之意,自以爲足。
33.(简答题)填空题: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 )。敢煩里旅?
参考答案:小人之利也
解析 (P120)。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煩里旅?
34.(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景公使圉人養所愛馬,暴死,公怒,令人操刀(解)養馬者.
参考答案:(P116)。“解”可译为“肢解,分解肢体”。
35.(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景公使晏子爲東阿宰,三年,(毁)聞于國.
参考答案:(P117)。“毁”可译为“恶名,坏名声”。
36.(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晏子薦以爲大夫.
参考答案:(P119)。“怪”本为“奇怪”,这里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奇怪”。
37.(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是時也,公繁于刑,有鬻(踴)者.
参考答案:(P120)。“踴”是指受过刖刑的人穿的鞋子,即假脚。
38.(简答题)说明括号内词的词性和作用: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見之,(曷爲)不祥也?
参考答案:(P117)。该句是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曷”作宾语,置于介词“爲”前,“曷爲”可译为“为什么”。
39.(简答题)说明括号内词的词性和作用: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煩里旅?
参考答案:(P120)。“敢”是表敬副词,在句中作状语,可译为“怎敢”。
40.(简答题)说明括号内词的词性和作用:既(竊)利之,敢不識乎?
参考答案:(P120)。“竊”是表敬副词,可译为“私下”。
41.(简答题)说明括号内词的词性和作用:《詩》曰:“君子如祉,亂庶遄已.”(其)是之謂乎?
参考答案:(P120)。“其”是语气词,表示揣度的语气,可译为“大概”“或许”。
42.(简答题)解释括号内字的词,并比较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参考答案:(P106)。“誅”在古代汉语中指责备,现代汉语中指诛杀、杀戮,词义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