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利息论”与货币学派

2018-10-31  本文已影响0人  小河流水发啦啦

传统的利息论认为:利息率是由投资的需求与供给决定的。投资的供给即储蓄,储蓄随着利率的升高而增加,随着利率的降低而减少,因此储蓄与利率成正相关关系。而另一方,投资的需求与利率成相反的关系。当利率升高时,投资的代价太大而使得投资减少,当利率降低时,投资的成本降低而使得投资增加。这两种关系反映在图像上,类似于供给与需求的函数图象,最终决定了利息率与投资数。

但是凯恩斯认为:传统的利息论是错误的。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储蓄先是跟收入成函数关系,储蓄是收入的函数。因此,传统的利息论的图像必定是再特定某一个收入下的储蓄与利率的函数关系。因此,对于不同的收入,有许多不同的储蓄与利率的函数图像,即SS曲线对应不同的收入有多条。

那么根据凯恩斯的理论,货币的供给会影响利率,那么这中间到底存在着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机制呢?这点可以从凯恩斯货币政策中了解。货币供给影响利率的机制中,首先要了解的债券的作用,债券或者国债的面值与利率之间有这样一种关系

债券的价格=\frac{债券到期时的本息和}{1+现行市场利率}

债券到期时的本息和在发行时已经确定,当市场利率低于票面利率时,人们就会去争相购买债券,导致债券价格上升,反之相反。因此债券的价格与利率成相反的关系。当中央银行发行债券时,发行债券时的价格必然较低,商业银行才可能去购买,在这一过程中,商业银行由于向中央银行购买债券,一部分货币会被转移到中央银行那里去,其次,由于发行债券时价格较低,导致市场利率升高,这二者作用,总体上起到货币紧缩的作用。其实这就是货币政策中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在发行债券时,也要提高 对商业银行的贴现率,否则商业银行会以之前较低的提现率向中央银行借款以牟利。

但是,货币学派对凯恩斯理论中货币影响利率的机制提出了质疑。弗里德曼认为,货币增加量可以直接影响支出、价格以及物质资产很多种类的固定收益,不仅限于金融资产的一小组收益。弗里德曼指出,他和凯恩斯主义在货币传导机制方面的分歧,主要是在所考虑的资产范围上,凯恩斯主义只是考虑相当狭窄范围的金融资产及利息率,而他认为当货币数量增加后,人们会发现手头现金与其他资产的比例变化了,所以会用货币购买其他资产以调整其资产结构,于是引起各种资产价格上升,利息率下降。但在货币量急剧增加时,随着人们的购买,利息率最初是下降的,但是随着物价的上涨和企业贷款需求的提高,又会使利息率上升,名义利率更是会上涨。因此,货币主正是根据这一分析反对凯恩斯主义者基于利率的货币政策,因为从长期看,货币量的增加并不会降低利息率,反而使利息率增加,可能加剧通货膨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