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

我读余华的《活着》的时候,并不能理解为何最后富贵老人在只有一头牛的情况下还能活下来。当然我指的不是身体,而是精神。
在当时中国的几个大的社会变革下,富贵老人的遭遇似乎是偶然,却又是必然。
他一生经历了无数次亲人的离去,从父母到子孙。白发送黑发,黑发送白发。所有称得上是人间悲剧的事,一件不落的全部发生在他身上。
最令我动容的不是他最后坚强的活了下来,而是他还能把这些故事讲给别人听。把所有的苦难又一遍活生生的摆在自己面前,原来锥心的疼痛,他又实实在在的情景再现一遍。
只是这次不知道他还能不能感受到当时的痛苦,因为已经麻木,或者说是物极必反。
你所遭受的苦难超过极限,漫出去的那些早就是你无法承受的了。你只知道极限的那些痛苦,超出的那些你已经感受不到了。
就像数学上的极大值,没有哪个数字比极大值更大。
摧毁一个人的往往是超出极限值的那些东西。如果没有摧毁你,那么你就要承受在你极限值之内的那些苦难。
家珍,凤霞,有庆,二喜,苦根。这些人的死亡重复,好像是生活的嘲弄,它制造各种各样麻烦的命运。
让你一蹶不振,失去生的希望。
也让你明白人是不能与命运作斗争的,你想生,却无能为力。
这两个生活的极端,存在两种人。
拼命想活的和拼命不想活的。
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我觉得这句话是真的概括了富贵老人最后的结局。
在我读《活着》的时候,我还很小,许多我没看过经历过的事,我无法做到感同身受。
可能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感同身受。
那时候这本书我觉得最悲伤的部分就是有庆。他喜欢跑步,为了跑步把鞋子跑坏了,然后就赤脚去上学。
他的死亡直接原因是医院的医护人员。他说他头晕护士只是轻描淡写的说输血就这样,后来有庆昏倒也没有得到及时的抢救。
就是这样一个为县长夫人去自愿献血的小男孩,被医院抽干了血。
他是第一个跑到医院的,最后有庆没能和往常一样跑回自己的家。或者说,今后,有庆都不能跑步了,无论到哪里。
富贵老人最后和一头叫富贵的老牛相依为命。他牵着老牛往家走去,远方的夕阳,成了他们最后的点缀。
我的眼前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富贵老人坐在河边,老牛在一旁,富贵一个人说着他一天的琐事,时不时和老牛对视一下。
活着就是活着,你重新与这个世界交好,身边总有一些事,一些人是能够让你的心底再次变得柔软。
只要你有活着的意志,那么谁都不能打到你。努力的把生活过好,我们都有过去,人没有过去是不完整的。把过去当做活下去的理由,你带着其他人的希望,也只有你才知道他们的故事,而这也是他们存在过的证明。
好好活着,万一好运接踵而至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