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洗脑】- 人的特性
1.幼年期播种
通过在早期“播种”他们的产品和形象,营销者达到的效果不仅仅是发展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度,还确实能培养人们对品牌的情感。
大多数家庭都有着强烈的文化、态度、信仰、价值观和习惯,孩子从小就会把这些认为是一种规范。
不仅我们在童年早期的偏好和印象会伴随我们的一生,我们还会钟情于那些带有儿时记忆或激发童年感受的产品。
怀旧情绪是最强有力的隐形说客之一,而且它通过各种方式来对我们进行品牌洗脑。
2.恐慌和偏执
- 对失败的恐惧;
- 对于被孤立和被当成局外人的恐惧。
- 对于疾病、生病,甚至是死亡的恐惧。
就像在真实世界那样呗恐惧激活,但是由于你的大脑皮层知道你并没有身处危险中,所以大脑中溢出的是‘奖赏’而不是‘恐惧’的感觉。
通过塑造一个共同的敌人,恐惧也把人们聚在一起。恐惧有一种违背常理但又有趣的粘合力。
我们的大脑和对于潜在威胁的恐惧是相连的。
广告套路
- 指出一个问题,或许是消费者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 加剧消费者对于这个问题的焦虑;
- 出售解决方案;
负罪感是一种全球性的病毒。没有人比营销者和广告商更擅长散播这种病毒了。
恐惧一旦和高度的问责、悔意、负罪感,甚至是挑战混在一起,就会从情感转换成行动。
从心理学的角度,躲避的目光通常与羞怯和社会孤立有关,而直视的眼神是自信和与他人连通的体现。
3. 上瘾
把购物作为一种逃避负面情绪—比如沮丧、焦虑、无聊、自我批评以及愤怒的方式。……如果我们本来就是强迫性购物,它们的诱惑力就会被放的更大。……他们脆弱的自我在销售员的奉承、微笑和贵宾式的服务中急剧膨胀。
品牌成瘾模型
- “日常阶段”
我们定期要购买的产品,在它们坏掉时会重新买,或用完时买新的。
- “梦想阶段”
我们买的东西,不是因为我们需要它们,而是因为这些关于产品的情感信号渗入了我们的大脑。……通常是在我们卸下防备,也就是我们放松的时候。
一点什么东西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们的地位就几乎不可动摇了。
总的来说,一种习惯是在梦想阶段形成的,然后这一习惯会在日常阶段中加强,并永久进入日常生活。
渴望
通常是由周围环境中的一些生理和情感诱因激发的。
声音对于激发渴望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
一个品牌的真正粉丝在打开他们最喜欢的饮料时能分辨出微妙的、独特的差异。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这种独一无二的声音都能巧妙的激活了他们大脑中的“无意识渴望中心”。
高脂肪食物不仅让人在心理上成瘾,它们也可以从化学上让人成瘾。
当习惯性的游戏教会大脑去重组奖赏机制时。大脑就会改变自己的动机刺激物。
怎么把电脑游戏或赌博瘾移植到购物瘾上呢?很简单:一旦我们的身体停止供应多巴胺,我们就会拼命地,无意识地,寻求另外的让我们感觉良好的化学物质来源。简而言之,一旦我们激活了大脑中的瘾症,它就会永远伴随你。
4.性
相对于有性元素的广告来说,女性更容易被具有浪漫色彩的广告说服—那些强调承诺、奉献以及陪伴的广告。……对男性更有作用的是那些有性暗示的和有比基尼女郎的广告,尤其是含有大量青春期幽默的广告。
如果想要一个广告取得成功,那就必须要强调品牌的信息素。
女性选择产品时80%靠的是感性判断,而只有20%是理性的。……男性的决策制定也是80/20法则,我简单的把他们制定决策的过程称为“感理性”,就是说产品的实用性是男性掩盖其感性特征的工具。
男性虚荣心的高涨导致他们深受零售商诡计的毒害,而这些诡计曾经都是用在女性身上的。(虚荣尺寸)
5.从众
复杂适应系统
自然界的很多系统,内在都是“意外的”,和“非确定性的”,也就是说,用最简单的话来讲,就是整体的力量要大于各个部分的总和,以至于让你无法简单地通过个体的行动来预测集体性的结果。……仅仅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同伴的行为,白蚁就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消费者也是以相同的方式行动的。我们也是被连接到一种集体意识中,通过判断他人的做法,从而相应地修正自己的行动和行为。
我们作为人类从不凭空评估自己和自己的行为,活自己的决定,我们的自我评估是和他人联系在一起的。……重点在于,我们是社会动物,生来就表现出这种从众的行为。
人类想要其他人想要的。而且其他人的需求表现得越明显,我们就越想要他们拥有的东西。
制造一种稀缺的感觉会刺激我们的团体性思维,以及我们对于错失的恐惧。觊觎他人拥有的东西,是人类的本性。
实际上,最有效也是最卑鄙的病毒营销策略之一,就是公司写一篇博客,或者制作一个社交视频,内容要极端、有趣、无耻、具挑衅性或令人恐惧(或是以上元素的组合),以至于让观众发问:这是开玩笑还是真实的?
(喜欢一首歌但发现它并不受欢迎)这种不匹配的焦虑驱使人们去改变他们的选择,从而走向一致,表明这是在青少年音乐品味一致背后的主要驱动力。
我们最终购买的东西和我们想要的无关,而更多的是我们认为我们“应该要”的。
自尊心较强的孩子选择的都是代表非物质性的活动和成就,比如取得好成绩或和朋友玩滑板,而自尊心水平稍低的孩子选择的是和财产有关的,比如新衣服或ipod。
虽然青少年们认为他们喜欢的品牌让他们觉得自己很酷、有自信、友好、有主见、有创意、富有热情——但他们完全不在乎品牌是否能做到这些。成年人表示他们喜欢的品牌让他们感觉更可靠、实际、高效、以及——怀旧。
代圈问题
年轻一代会“弃船而逃”,并努力制造一个代圈,也就是他们与年长一代之间的心理距离。
要创造更多“不被认可‘的品牌概念,那些故意引起父母反对的概念、产品或小物件;一种过于离谱的、过于挑衅的、过于与众不同的……只要是成年人会反对的就可以。
说到底,”不一致“也是某种形式的”一致“。
亚洲是集体主义的社会,群体身份比较重要。
对品牌迷恋度深的地区是源于不安全感和对”适应“的渴望。
6.回忆
玫瑰色回顾可能是一种适应性机制,能在痛苦的回忆中抚慰和保护我们。
生活之中时常会有一个特定的时刻,我们会产生这种强大的回忆,影响我们(潜意识地)选择终生购买某一品牌的产品。
不管品质如何,一个品牌越老,它给人的感觉就越好。原因之一是因为我们会从过去的角度看待一个怀旧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时间暗示能以其他方式说服我们进行消费。仅仅是在广告提到了时间,就可能让我们购买一样商品了。这是因为我们一旦感觉时光飞逝,我们就想,:趁着还来得及,我最好买来用一用”。
回想过去不仅给予我们欣慰和安全感,它甚至让我们对未来感到更具希望、更为乐观、更有能力去应对前方的挑战。
绝大多数的消费者都迷恋小小的不完美,而且品牌都知道这一点。
完美会让我们消费者感到可疑。
现在有许多营销者都在推销细小而微妙的不完美,试图为他们的产品创造一种真实的印象,或者我称之为“不真实”的真实。
营销者都知道,作为消费者,我们渴望得到关于我们过去的任何遗留物。
我们想买的不仅仅是玩具或者游戏棋,而是一趟重返童年时光的旅程。
7.上层光环
消费者会对拥有仪式的品牌产生更多情感依赖(因此也更为忠诚)——这些仪式为品牌和产品创造出了一种神秘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品牌战略。
理想中的“未来自我”或多或少都具有普遍性:富有、迷人、有名气。
我们面临的选择越少,我们越有可能会挑一挑然后买点什么。
只要看过一次某专家和某品牌同时出现,就会形成对产品的正面态度,并对此记忆产生长期的积极效果。
8.希望
我们的大脑很容易形成心理快捷键,或者说书签,它们被称为躯体记忆,将物理世界里的暗示与特定的情绪状态或属性连接起来。
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品牌都和世界上的宗教有共同点,因为它们都让我们产生一种强烈的、有仪式感的,甚至是福音般的信仰。……借由在自己品牌和商品里灌输某些晦涩又煽情的“精神”特征——比如健康、希望、幸福、信念、纯净、好运,甚至还有人类灵魂的提升,来刺激我们的购买欲望。
我们购买的东西往往不仅仅是物品,而且还有那个物品所承载的一种理念。无论是健康、幸福、开悟,还是社会责任。
心理学上说的“竞争性利他主义”是一个广为接受的理论,该理论宣传人们会做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事情,与其说是在做好事,不如说是要炫耀他们的善心并提高他们的社会荣誉。
至少从表面上来看,身份的动机使得人们在经济上会作出非理性的选择。如果人们考虑自己的身份,他们实际上就会花更多的钱——以显示他们不仅注重环保,而且付得起钱来注重环保。
我们的大脑倾向于相信某些事物—任何事物。
9.口碑影响
当其他人向我们推荐一辆汽车、一本书、一支乐队、一种化妆品或一瓶红酒时,我们的大脑里会产生一种非常令人惊讶的活动:大脑中那些理性的、执行的区域关闭了,而脑岛——负责“社交情感”的区域,比如欲望、反感、骄傲、羞辱、内疚、同情、甚至爱———却产生了激烈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