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印象

2023-07-10  本文已影响0人  雪域飞燕

        古人云:烟花三月下扬州。而我,炎炎七月到扬州。

        原来,扬州只存在于美好的想象中,只停留于文人美妙的诗句里。而这次,是脚真的踏上了这片美丽的土地。

        扬州的街道是美丽的,精致的。你看吧,街道分界处往往都是鲜花的海洋,虽然已不是阳春三月,但扬州城依然有各种鲜花的影子。那些小花虽然只有矮矮的身子,却丝毫不逊色高大的花树的魅力。它们,一片黄,一片粉,一片红,亮的耀眼,笑的灿烂。它们在风中摇曳着,摆动着妖娆的身姿,似乎向每一位客人挥手致意。如果你认为这是扬州负责美化管理者的审美,那你就错了。很多普通的扬州人都是有审美情结的。

        很多人家门前的布置,也都是精致的。有的把花盆挂在墙上的铁架上,一盆,两盆,三盆,色彩艳丽,它们娇小的身子偎依在青色的墙壁上,是那样和谐,那样温馨。就像娇媚的小女人,被拥在男人的厚重臂膀里,幸福感满满。有的把花种在门前大一些的花盆里。花盆有的是石头的,有的是木质的;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方形的。似乎每家每户都刻意种上不同的花树。有的是补几杆青青翠竹,有的是一大盆圆圆的绣球,有的是各种花色交织的石竹,有的是黄粉相交的野菊花,有的是几棵大片叶子的芭蕉,真是各具特色,各有神韵。

        甚至有的人家嫌门前单调,竟然在土地上插上一根绿色的假枝,再缠上一串粉色的塑料花,远远看去,像真的一样。尤其是一些门市门口,主人会在墙壁上倚上一个铁丝网,把一大簇假的鲜花挂在顶端,任其在夏风中逍遥,这样的意境真的适合和恋人拥走在这样的街头,说说情话的。我想,每个人的浪漫都是可以在这里被激活被传染的,很多人心中的梦幻场景都会立即浮现吧?

        我们北方人呢,大多把花种在室内的阳台上,很少有人愿意把花放在窗外供大家欣赏呢。原来,扬州人的浪漫和精致是刻在骨子里的,扬州人的审美是人人相传的。

        扬州的饮食也是精致的。每一个碟子,每一个花碗,都不是粗糙的。花状的,条状的,椭圆的,都是美人胚子。白色的细腻,小花的淡雅,看见它们就让人有食欲的。我喜欢吃馄饨。一碗馄饨端上来,香气扑鼻。几个香油珠子在碗边上滚动着,亮晶晶的。那略带粉红的,娇小的馄饨,卧在飘着绿色芫荽的白色汤水里,很是娇美。拿勺子一搅动,几个白色小虾皮也跟着晃动起来,一起一伏,好像在舞蹈似的。馄饨的肚子虽然鼓鼓的,却个头很小,有点像大拇指肚。我们北方的馄饨,是以大为贵的,有的比饺子还要大。像我这样消化不太好的,很怕吃那样一大碗,带大块肉的。一看见,心就被就塞饱了。而这儿的馄饨,玲珑剔透,小巧动人,惹人怜爱。吃起来,皮是软软的,肉馅是略清淡的,似乎还有点点甜,不像我们北方的那样咸。馄饨皮,滑滑的,入口即化,吃下去胃里热热的,一顿妥帖。

        扬州司机是真诚热情的。无论男女,说话声调都是温和的,脸上都是洋溢着微笑的。我想,她们的态度就是扬州人最好的名片吧。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小伙子。一上车,他就开始和我们攀谈起来。他给我们讲道旁树为何大多是广玉兰,因为它们四季常绿,不掉叶子,不用打扫,是最好的街道绿植。给我们讲平民区和富豪区的建筑和美化,讲哪任市长为扬州美化做出了重大贡献,讲路边的一种树每棵值一万多,竟然有人去偷植到自家院子里被罚款的事情。还讲他自己的创业历史,讲他教育自己的儿子要自食其力,讲扬州的房价和生活,讲有钱的上海人一到周末就来扬州休闲,每一句都是妥妥的自豪。他说,如果三月来扬州,扬州会奉献给你一个花园式的城市,让你来了就不想走。虽然,我在后座,看不到他的脸,但能真切感受到他语气中都氤氲着幸福。老公说,这一单,他只能挣十几块钱,但他很乐呵,很满足。原来他平时有工作,周六日来当司机兼职的。我猜想,这样的心态,这样的性格,莫非是扬州这方水土培养出来的?热情,却一点也不粗糙;温和,却一点也不忸怩。这样的司机,真的不多见。

      扬州的个园和何园都是个人园林,也是精致的,各具千秋的。回廊,假山,翠竹,亭子,游鱼,每一处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每一处都讲述着不一样的扬州文化,每一处都有不一样的历史故事。曾经学过叶老的《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此话,名不虚传。园林,还是看江苏。园林的美,自然闻名于世。我感受最深的,是园林的主人,他们都是都是有文化的商人,有格局的商人,有家国情怀的商人。且大多主人的后代在各行各业也是颇有建树的。毕竟文化家族的力量是伟大的,真真印证了老祖宗的话。他们,足以托起某一领域的伟业,为社会造福,为国家效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扬州是有灵性的。

        来扬州,是不能不看朱自清故居的。没想,它竟然蜗居在一条深深的窄窄的小巷子里。青砖的墙壁,木质的门窗,带蝙蝠的瓦檐,破损的桌椅,带围帘的床榻,都在引领着我们回忆起那个年代作家的真实生活。《荷塘月色》《背影》,似乎还鲜活在我们的记忆里,但斯人真的已去。朱自清的伟大不仅仅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美篇,最重要的是他伟大的人格魅力。他是学者,是教授,还是战士,为了国家,为了尊严,为了解放,他展现出了一代文人不屈的脊梁。临终前,他这样嘱咐家人:有件事必须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也不要配给的美国面粉。在那个被外敌欺侮的黑暗岁月里,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展示了一代文人的铮铮傲骨。吴晗先生这样评价:他走在时代的前面,和青年人肩并肩,走得并不慢。他是独立的、自由的、进步的作家和学者、教授以及人民的友人。在《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中,许纪霖将朱自清的一生分为了两个阶段:前一段是象牙塔,是爱平静爱自由的自由主义者;后一段是十字街头,是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民族英雄。我想,这,也是我们这些后人应该景仰并为之骄傲的。他,还在荷花池边,安静地坐着;我们,又再一次浸润于他的人格魅力中。

      扬州,精致的扬州。鲜活的扬州。文化的扬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