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从容生活中》向阻力最大的路,前进
最近手机一直卡、慢,想换新的又没钱,就想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就是尝试删除部分软件缓存,但删了之后,每隔一段时间,手机又会卡慢。近两天又出现这种情况,就百度了一下,回答是还原设置,但手机有很多重要的资料需要备份保存,重装软件,而且很容易丢失数据。在犹豫是先用简单的方法,删除些内存,还是用麻烦方法,直接治本,彻底解决呢?纠结。
就翻开要看的书,《美在从容生活中》,朱光潜先生说他喜欢写诗,就去请行家看,行家说“你的诗词未尝不能做,只是你现在做的还要不得。”就问他,“毛病在哪里?”他说,“你的诗词都来得太容易,你没下过力,你欢喜取巧,显小聪明。”读完这两句,瞬间扎心了。前一段时间,感觉自己的文章很难看,写好之后自己都不愿意看,觉得自己在给世界创造垃圾。看完这句话后,心理瞬间安慰了,原来牛人也不是都会写作的,或者说一开始也写得不好。
原来很多人都犯过这个错,只是后来改过了。庆幸我看了这本书,知道了这一点,书中说,意境要经过洗炼,字句也要经过推敲,才能有精妙的作品。在洗炼、推敲作品的时候,经常会遇到障碍,比如今天很忙,很累,不想写,不想改;家人生日休息一下;写了很多天了,放松一下等等。各种各样把今天当做特殊日子,不练习、洗炼、推敲作品的日子,这就是成长过程中的阻力。与阻力对冲的是动力。我写作的动力是什么呢?
乔治·奥威尔说,他写作的动力有四种,自我炫耀、博得关注和喜爱;追求美;探寻真相;政治目的。跟他不同,我没有那么多动力,只有一种动力,就是恐惧。希望过好生活,害怕未来贫穷、辛苦、吃不饱穿不暖,害怕未来受到侮辱、受到伤害,本质上是对未知未来的一种恐惧,驱使着我,不断的写作。
足够强的动力,对冲掉了那些阻力。就像那个最开始的问题,我怎么做了呢?还原了,发现手机还是挺快的。为什么选择写作呢?福楼拜曾经说,“写作要超人的意志,而我只是一个人。”开始写作之后我发现,真的挺不容易的,每天收集倾听内容,找素材,还要自己成长。假如在一个行业处于二八定律中80%那部分人,写出来的作品,无人问津是常态。要写出有价值的作品,一定是在某方面是20%中的人,遗憾的是我不是。
作为一个斯多葛,这些是不能改变的现实,那么一定有可以改变的。多体验、多思考、多写,可能是有帮助的。写作是难走的路,每天上班按惯性就行,是好走的路。有同样两条路,我选择难走的那条,竞争力小,踏实、对自己有要求,哪怕最后没有达到,也比没有要求要好。最后,引荐一下波伏娃的名言作为结尾,提醒每一位女性。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成年还是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现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命运慷慨的给予我们很多礼物,只是在暗中标号了价格。
谢谢欣赏,个人能力有限,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