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定势思维!
小心定势思维!
上周五我和同事在工作上产生了分歧,导致我俩出现了些小摩擦。不过先不管这件事谁对谁错,谁有责任。事后我回想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总结出我在这件事上犯的两个错误,一个是没有和同事和broker进行有效沟通,还有一个是我产生了定势思维。关于有效沟通的话题我将在以后的文章说明,原因可能是我在这方面确实欠缺需要学习和经验。那么今天我想说说定势思维。
所谓定势思维,也叫“惯性思维”。百度百科的名词解释为:“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对以后的感知, 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正向的或反向的推动作用。” 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人们通常会用已有的经验或者认知来看待当前的问题或事物的一种思维倾向。
大多时候,已有的思维惯性和经验会让人们在解决相同或者相似的问题方面更有安全感和自信,那么问题也会随之高效并且有效解决。然而,有些情况下,便要警惕这种潜意识里的思维定势给你带来的危害。
关于定势思维,最有名的试验是“蜜蜂和苍蝇”的试验:将同样多的蜜蜂和苍蝇放在一个玻璃瓶中,将瓶底朝着窗户平放在桌上,瓶口敞开。结果蜜蜂不停的在瓶底找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出去。事实上由于蜜蜂对光亮的喜爱让它们认为出口必在最光亮的地方,并且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动。在这试验中,蜜蜂就踏入定势思维的陷阱,而不像苍蝇一样毫无逻辑的乱窜最终逃脱。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也常常会像上面的蜜蜂一样受制于定势思维。相信大家都有过的经历,那就是考试前做了很多模拟题,正式考试的时候发现有不少“一模一样”的题,是不是很开心的直接写上了答案,然而考试结果并没有想象中的好。那么多年我们跳进的陷阱和坑,其实就是定势思维的锅(当然除了你真的不会做以外)。也难怪老师总是苦口婆心地说:书本是死的,知识是活的。
罗胖在得到专栏里一文有提到,我们常常喜欢给人贴标签或者给自己贴标签,有助于我们快速认识和大概了解彼此的特征。然而贴标签其实也是一种思维定势。比如,我们说某人是个学霸是个天才,那么我们就会认为他一定每次成绩名列前茅或者他以后一定能上清华北大。某人很善良,那么他就会不断做一些让自己显得很善良的事。这也许就放大他的标签特征但也约束他本身。
我在开头提到,我在工作中也犯了定势思维的错误。正如事物是变化的,环境是变化的,我还用以前的套路和方法来应对变化的问题,显然是行不通的,必然就会犯错误。古典老师在《跃迁》里写道“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每天忙忙碌碌日复一日做着重复的工作,靠的就是定势思维。这样的勤奋相对的就是缺乏创新和突破,一旦环境发生大变化,将会让人手足无措。
因此,我们要警惕定势思维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如何能够克服它的消极作用呢,首先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就是让大家开阔眼见,提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那么遇到问题便会有更多处理方式和方法。其次,跳出思维怪圈,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嘴和手要比脑子慢。最后就是学会和努力创新,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使工作变得有效和有价值。
番外
又到了一周发牢骚的时间了。
正值换月,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写作和写作。当然,最值得鼓励和欣慰的是,我终于不是在最后一天被班长催着交作业的啦。
其实这一周是满满负能量和负情绪的一周。其一是我加班两个晚上做的复盘报告交给领导批阅,得到了三个字“太差了!”,并且不说原由的让我重新写一篇交给他。这让我很受挫,虽然是第一次写,确实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那三个字直戳内心让我自信心受到打击,好失落的。其次就是和正文里说的同事在工作上的意见不和,在某些点上让我很生气但也很无奈。这样也说明了,要成为默契的团队,还需要好好磨合彼此的做事风格和思维方式,以及脾性。最后让人身心俱疲的是准备CPA和CFA,下面这张图是最近CPA冲刺班的安排表。我都是挤出睡觉吃饭娱乐的时间抓紧时间复习啊。也许因为如此,有时候会变敏感和不耐烦吧。也要好好反思自己和学会情绪管理。总之,加油,努力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