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少儿配音有关

08先学技巧还是先体会情感?从一个高中女同学说起。。。。

2019-01-08  本文已影响70人  71c563954e37

在有声语言艺术中,往往强调表演者的变化。特别是在一些常见的排比据中,对重复的字词如“我们”“我们”“我们”,或者一些汇报片,纪录片常常把二级标题、段首句弄的看上去很像孪生兄弟。按照教科书的标准,需要用不同的节奏和表达技巧,对他们进行差异化处理。或是递进,或是节奏变化,或是……

从这个角度讲,少儿配音是不是应该先学习一些常用的口播技巧呢?我也在想这个问题。

下面举个反例。

配音大师李易先生,在《环球影视》栏目《新警察故事》一集里,对这一电影进行了简单的叙述。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在电影中我们也看到了成龙表演风格的转变,他从铁骨硬汉变成了一个悲情英雄,第一次醉卧街头,第一次屈膝下跪,第一次说我爱你。

为了强调成龙戏路的转变,在说到第一次的时候,一般的处理方式是会进行强调,这三个“第一次”会采用递进的方式,语气逐渐加强,速度逐渐加快。

而李毅先生在这里处理得很含蓄,甚至可以说比较平淡,节奏一致娓娓道来,没有刻意强调任何一个字。

孰对孰错?

我们既不敢反对教材,也不能质疑大师。说两者都对?

这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技巧处理本身没有对错,只有时代不同,风格趋向不同,价值评判标准不同。

所以,对于少儿配音来说,技巧传授固然是重要的,但绝不是主要的。不然,即使在技巧传授上苦心孤诣,教出来的孩子掌握了现代的主流配音技巧,待成熟时,他的用声习惯已固话为过时,岂不是误人子弟?

王明军、闫亮先生在《影视配音艺术》中,对影视剧任务配音的介绍顺序,先介绍的内部技巧(我认为是角色认知),后介绍外部技巧(认为是具体技巧)。对这一观点观点表示认同。

对了,该说说高中女同学的事儿了,我知道大家对这个关心,分割线以后见分晓。


我的第一堂朗诵课老师是高中隔壁班一个叫朱丹的女同学。对,你们猜得对,就是那种男同学都很喜欢的女同学,人美声甜。

嗯,对,我并不认识她。

当时,校园组织主持人大赛。她作为选手朗诵了一歌颂四季的小诗。具体内容不记得了,但是有一句话却一直让我记下,也是第一次发现,有声语言的魅力。

这句话是“啊”

今天我知道,作为朗诵艺术化的处理,这句话可以从实声到气声,实现0到100%的无极切换。

想象一下,在音乐,文字的感染下,把a,读成“ha”,是不是会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这就是我当时的感受。

回到现在,我会认为,那只不过是一种细致的处理技巧。可如果当时,我们的确感受到了表演者传递的情感,那的确是一种美好,犹如行乞的皇上第一次品尝珍珠翡翠白玉汤。

回归正题,少儿配音不应该专注于a和ha的招式上的处理;与孩子们一起感受a与ha,在不同情境下所凝练和释放的价值魅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