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我的故事》:不被期望的出生,加上颠沛流离的童年生活,也许注

2024-12-26  本文已影响0人  风轻扬11

琼瑶母亲20岁就结婚了,婚姻与爱情是两回事。

琼瑶母亲年轻时候非常好胜好强,属于既要又要类型的。结婚后还想继续完成学业,不想做“母亲”。

在怀第一胎时,就要去流产,后来怀孕5个月因为与琼瑶父亲吵架,动了胎气流产了。

等到怀孕琼瑶时,母亲还是不想要孩子,要去流产,去医院堕胎,发现是一对双胞胎,母亲的“母性”在一瞬间才被激发。

琼瑶与弟出生了,琼瑶小名叫“凤凰”,弟弟叫“麒麟”。

从起小名就看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当然,从琼瑶的写作生涯来看,的确也是一只“凤凰涅槃”的故事。

在战火纷飞逃离的路上,两个弟弟丢失了。

母亲不想活了,父亲也跟从,拉着6岁的小琼瑶滚进了东安河里。这次“自杀”在琼瑶敏感的心灵上留下了严重的创伤。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不被父母爱的人。

16岁时上高中的琼瑶,学不懂X+Y,数学考了20分。看到妹妹的优秀,磨蹭到深夜,拿出通知书给母亲,被母亲一顿责备,琼瑶一下子又陷入童年东安河自杀未遂的片段闪回,她不够好,她不行,她不配做父母的女儿,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吞了一瓶安眠药。

19岁高三的琼瑶爱上了四十多岁国文老师,与其说“爱上”,不如说抓住爱情的这根救命稻草,把自己从考大学无望的黑暗中拯救出来,她曾期望老师带她走,到深山老林去隐居起来。

结果,这个后来被写成自传体小说《窗外》著名的早恋,还是被她强势一生的母亲扼杀了,用各种方式各种手段,软硬兼施。

高考落榜,老师被学校解雇、失业,声败名裂,万念俱灰的琼瑶再次觉得自己不应该活在这个世界上,

母亲还期望她再考大学,考不上再考、哪怕复读三年、五年都行。

可她不想再去考大学,再也不想经历那些数学公式的折磨了。

6岁那年,在四川泸南中学教学母亲发现琼瑶文字领悟能力,背诵理解诗词歌赋的天赋,非常自豪得意。

而中学时代,琼瑶的写作,涂涂画画,在母亲眼里就是不认真不专心读书。觉得写作太难了,还是要琼瑶去考大学。

琼瑶母亲根本没有“看见”琼瑶这个女儿,她的喜好,她的志向。

与邻居比较,孩子之间比较,以及把自己没有读大学的愿望投射到琼瑶这个长女身上。

琼瑶还是深深感受到来自父母,尤其是母亲期望的压力。

她想成为母亲眼中优秀的孩子,得到母亲的肯定,被母亲看见,成为母亲的骄傲。

从小跟随父母逃难的路上,小小的她就开始照顾两个弟弟、照顾妹妹,成为家里的“小保姆”。

那谁会爱自己呢?

爱情,幻想中的爱情,那个爱她如自己人,爱她如生命的人。

只有这样浓烈的激荡的爱的情感,让一个自卑、脆弱,敏感的女孩感到存在的意义。

琼瑶编织的爱情故事,也是自我幻想假象的投射,一个活在自己梦幻中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