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着中的一切痛苦都来源于攀比!但你无法克服!-2021-07-

2021-07-31  本文已影响0人  老案

现代生活中我们有着高度的物质文明享受,但是我们感觉生活的非常痛苦,非常焦虑。

以前我们在贫穷的年代并没有这样的感觉,我记着的70年代初,我上小学,大家的生活基本一样,人们从来没有这样现在这样的焦虑和痛苦,我时刻在想我们的焦虑来源的哪里?是否可以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我们到底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面对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决策,我们的行为机制到底是什么?

一  我们在比较中下单,我们并没有仔细权衡购买物品的真实价格。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购买任何物品时都不知道其真实的价值,我们是通过和其它物品的比较决定我们购买什么,强化我们的购买动机,我们的大脑就是这样设计的,这样的设计从进化的角度来说有利于人类再进化中快速的作出选择。

比如说你进了超市需要买一瓶辣酱,你会到调料专柜对各个厂家的辣酱做个对比,你会不自然的选择哪个价格最低的,但是你并不注意它的重量,当你仔细看说明时,你才发现他们的价格不同,原因是重量不同,而并非有的便宜,而有的贵。当你把重量统一后它们的价格其实基本一样的,你所认为购买最便宜的,其实也是个均价购买。

我每次去西安庙后街办事,回来的时候会路过德懋恭水晶饼店,我仔细观察的他们产品的价格是如何确定的。现场纸包版25元一斤,盒装版32元一斤,还有其他不同的包装版本的产品给出不同的价格。对当地人来说一定是买纸包版的那个种,对旅游的来说一定是盒装版的。但是我在哪里长时间观察后发现,即便是旅游的也会买纸包版的。这是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为什么纸包版的卖的这么快呢?其原因在于和盒装版的比较后,价格刺激我下单,感觉买了纸包版的绝对是划算的。当然对于当地人为了消费而购买也是非常理性的。如果作为礼品纸包版的确实有段不上大雅。

如果改变策略,促使盒装版的销量增加?我们把盒装版的每盒重量定为0.8斤,保质期3个月,价格25.6元,那外地的旅游的客人也许就改变自己的购买行为,盒装版的毕竟能给人带来礼品感觉,价格也符合一斤的感觉标准,至于0.8斤和一斤之间的差距似乎没有那么大的感觉,没人会探究盒里食品的重量。你看决定购买到底行为并非真的理性,而是自己的感觉得非理性。

二 我们喜欢和周围的环境做比较,通过比较最后作出决策,而这个决策并非你对事物真实的了解

我们都是通过比较事务和事务的关系来全确定自己的决策,我们不但喜欢比较同类事务,而且还喜欢比较容易比较的。

暑假到了,可以带着孩子去度假,但是我们的预算有限,我们去哪里呢?想来想去还是带着孩子看看大海吧,巴厘岛和北海道就不考虑了。

我们的脑海里立即出现沿海城市的名字。最后,我们锁定了三亚和北海涠洲岛,我们开始比较:消费价格、住宿、交通等等发现似乎基本都差不多,在这里我们就举棋不定。我们设想这样一场景,如果北海涠洲岛的酒店都没有早餐,而三亚的酒店带着早餐,那你会非理性的选择三亚,而事实上你内心的冲动是想去北海银滩和你的爱人散步,仅仅是酒店的一顿免费早餐改变你决策,作出非理性的决定。

除了旅游度假,还有很多这样的生活场景,比如说你在郑州做律师,需要进修一个在职法律硕士的学位,你查看今年的报考条件,锁定了西北政法和西南政法两所大学,学费一样,教授的知名度一样,更重的是毕业后硕士学位的含金量也一样,那如何吸引更多外地人报考呢?如果西南征政法打出读硕士报销路费的策略,那去西南的一定比西北的多,其实,你本来想去西北政法,因为你是西北政法某个教授的粉丝,仅仅免路费这一策略,你不由自主的就会报考西南政法,因为,比较的结果就是获得同样学历,西南政法给你免费的路费。这就是为什么那些电商打出只要购物就会免费快递的道理,因为你在线下附近的商店购物绝对不会有路费的消费。

生活就是这样的非理性的,我们喜欢比较,我们喜欢比较容易比较的,在比较中我们不看中真实的价值,我们在比较中决策,在比较正下单。

三  我要和谁约会,完全来源于我们比价后的无脑的决策

生活中的相亲更是这样,大龄剩女堆积成山的后果是催生了无数的婚恋网站和交友APP,你发现没有你在婚恋网站上看到的都是美女和帅哥,你比较来,比较去不知道如何是好。在加上这几年韩国的偶像剧,让那些适龄女青年的择偶阈值不到提高,在遇到每个相亲的男士,最先想到的就是和婚恋网和电视剧中的男主角比较。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那来的那么多高富帅呢?在60和70年代,也没有网络,更没有如今丰富的择偶机会,恋爱和婚姻基本就是在极小的圈子里完成,那个时候相亲也不过是两三次,就觉得婚姻非常幸运,更没有出现大量的剩女。可是如今机会多了,相亲成功率确变得低了,什么原因呢?除了选择太多导致无法选择外,就是比较太多,就难以决策。

我们到底要和谁约会?如果比较后发现某帅哥正好符合那个电视剧男主角的形象,那这次约会就会有极高的陈功率,至于是否有奔着婚姻去的就成了话题意外的话题。非诚勿扰的牵手率之高就是比较后的结果,但是,你看的是牵手而看不到线下分手。生活就是这样,你的一切决策都是来自盲目比较后的无脑决策。你到底要谁约会,你自己都不知道,你自己都没有谱,你不会思考约会,恋爱,婚姻的本质概念,你只会在比较中作出无脑的决策。

四  现实中,我们最嫉妒的是比我们能力强、比我们更富有的人

你已经是成功人士了,但是,你总是觉得和某某比差距还很大。

大学毕业后进入律所工作,你的计划是每年最少挣10万元,每月也就8000元,这和其他同班同学进入国企或者政府机构相比,收入已经非常高了,这是你非常满意的计划。而事实上,你发现红圈所的实习生每年都20万的年薪,年底还有奖金和度假,你内心的焦虑忧然而起,你再也不和同班同学比较了,你比较的是和你一起工作的同事拿的比你多,你嫉妒的是比你能力强的人,比你挣钱更多人。

当我们把自己生活中的运气与别人相比时,就产生了嫉妒和羡慕。我们无法克服这样的非理性缺陷,我们只能在焦虑中每天积极的打拼。《圣经》十诫里的警告是非常有道理的:“不可贪恋他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他人的妻子、仆婢、牛驴,以及他一切所有的。”这也许是最难奉行的圣诫,因为我们有生以来就被比较所束缚。

工资多少与幸福程度的关联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紧密,这一点已经反复得到了证明,那些国企的退休职工,工资也不高,但他们悠然的生活感觉非常幸福,因为,收入都一样,你找不到比你收入更高的人。如今,那些年薪百万的企业高管,你觉得他们生活幸福吗?所以,你真的不要纠结你的收入。一个人对工资是否满意,取决于他是否比他未来老婆的姐姐或妹妹的老公挣得多。为什么要这样比较呢?因为,这种比较是明显而又现成的,会给你带来足足的幸福感。

生活着中的一切痛苦都来源于攀比,这是人类进化的结果,人类基因就留下了通过攀比进化的烙印,普通人无法克服,更是无法切断这样的基因链接。如果一个人能切断攀比的铁链,你的大脑就非常人相比,那是优于常人进化的结果,古代社会那些出家的高僧就是切断六根,让自己走出俗人社会,最终得道,不过普通人,要克服攀比的劣根又谈何容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