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漫谈人物简书电影院

惊艳姜文,震撼好莱坞,他该被中国电影载入史册

2019-06-21  本文已影响21人  文化咖

01

今天,《千与千寻》在中国迎来公映,宫崎骏老爷子此前特意手写了一封信。

早在2001年7月20日,《千与千寻》就在日本上映了。

2002年,《千与千寻》在第5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奖,还被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评为亚洲最佳电影。

这部动画可谓是一代人的回忆,每个观众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信念感。

万万没想到,18年前错过首映,如今终于等来它的再次上映。2019年5月9日,《千与千寻》确定引进中国内地,并曝光了中文版海报。

意料之中,这组主题为“守望”的《千与千寻》海报,由知名设计师黄海操刀。

“人生路途漫长,别丢了自己。”

成长后的小千,在温和的光芒下,抚触着脆弱无助的曾经。

而壁画里的白龙、无脸男、汤婆婆则更像是成长路上的阅历。

我们每个人都曾是害怕“丢掉名字”的千寻,回过头来,不住叮咛“永葆初心”。

“成长路上,不要回头一直向前。”

另一幅海报则由冷色调构成,唯有中间一点温暖的灯光,笼罩着踏水前行的千寻。

白龙环绕其中,无脸男倒影萦绕,无形中给人以前行的力量。

再仔细看,又呈现出太极八卦的形态。于是,这部早已成为经典的日本动画,又被赋予了一种别样的中国元素。

难怪不少中国粉丝看完海报直呼:“这是什么神仙海报!”“黄海老师的设计也太棒了!”。

提起黄海,知晓他的人可能并不多。

但是提及他设计的电影海报,你绝对眼熟。

《道士下山》中,山形勾勒出葫芦的形状。

《山河故人》中,山川如洪流般裹挟着人的命运。

《影》中,画面非黑即白,三个水墨般的身影圆融其中。

不得不说,被誉为鬼才设计师的黄海,以一己之力,托举出了中国电影海报的一片江山。

02

1999年,黄海刚从厦门大学的设计专业毕业。

他的大多数同学都从事着与设计相关的工作,而他毕业则转行,选择了与大学专业几乎没有关联的“社会新闻”。

期间自然也是在社会的泥泞里摸爬滚打,最终闯入知名广告公司奥美。

2002年,黄海离开奥美。

而后,他才真正开始从事设计。

第一个摆在黄海面前的机会,就是给姜文的新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出一款海报。

时隔7年操刀新片,加上对待作品又格外严谨,姜文对海报自然也是优中择优。

黄海前前后后做了几百张海报都被姜文pass掉了,直到这一张的出现。

大胆的红色铺底,海报中间是盘着头发,光着脚迈步的周韵,枝丫上挂着一双绣花鞋。

这张海报不仅惊艳了姜文,也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艳惊四座。

此后,黄海成为姜文电影海报的御用设计师,《让子弹飞》《邪不压正》的海报也有了不错的反响。

有人觉得,这大概是黄海收获赞誉的顶峰。

毕竟能和姜文这样的大导演长期合作,设计的海报还能在戛纳展示,这是多少设计师梦寐以求的时刻。

可《太阳照常升起》于黄海而言,不仅仅是知名度暴涨,也不单纯是业内崭露头角,而是新生。

从毕业跌跌撞撞,没有从事本科设计专业的黄海,到小有名气的海报设计师黄海。

他找到了自己的初心:设计海报为电影做嫁衣。

03

如果说《太阳照常升起》是黄海设计生涯的一个起点。

那他尚未达到终点,因为黄海一直在设计路上踽踽前行。

2014年许鞍华导演的电影《黄金时代》上映。

黄海设计出了一系列海报。

形似白纸的海报上,布满如乱世般的泼墨,主角萧红独自伫立墨间,勾勒出人在乱世、身如飘萍的寂寥。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文字即利器,文字即武器。

饱满的情绪在海报中呼之欲出。

《黄金时代》的现身把黄海捧上了一个新高度。

也正是在设计了《黄金时代》的海报后,黄海找到了自己想要的freestyle。

他不拘泥于设计本身,美术技巧,而是把设计中的美感和电影的核心点结合。

每每设计一张海报,他都尝试用一句话讲出电影的内容,让自己与电影理念、情绪,乃至剧照形象同呼吸,共命运。

中国的海报设计师很多,但他们都不是黄海。

也正是因为此,观众可以分分钟辨别出黄海的设计。

与其说这是黄海个人风格的特殊性,不如说他的设计已经达到了扣人心弦的高度。

《黄金时代》美国版海报

2018年,《我不是药神》不知触动多少人的心,引起多少热谈。

海报也是黄海设计的。

隐晦的佛像,手里轻捏一粒药,众生芸芸,绕之而坐,小人物的落寞与彷徨跃然屏上。

名声大噪的黄海,终于从海报背后走到了聚光灯下。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为这么多国产电影设计过海报啊:

《山河故人》《一代宗师》《梅兰芳》《邪不压正》《大鱼海棠》《影》《中国合伙人》《我不是药神》《让子弹飞》《念念》……

实际上,黄海在国内外设计领域都饱有声誉。

前段时间,英国专业电影杂志《Little White Lies》评选出2018年20佳电影海报。

黄海的设计占了两席:《小偷家族》排名首位、《龙猫》排名第十。

《小偷家族》海报中,一家五口牵着手在海边踏浪。

一把伞遮风挡雨屹立上方,间接传递了家的意义。

导演是枝裕和称赞,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东方美。

《龙猫》的中国版海报也极具匠心。

海报以俯视的视角看着一路穿行于麦田间的小梅和小月。

就连日本网友都忍不住感叹:”隔着海报的屏幕,仿佛能听到奔跑在‘龙猫’身上的喜悦。”“中国人视角下的大自然,仿佛藏着一种对秘境的憧憬。”

有人说,黄海的海报是 “高级审美”视角下的“文化输出”。

而在黄海看来,这些,都是他想让外国人了解中国视角的方式。

从姜文的《让子弹飞》到许鞍华的《黄金时代》,从日本动画到央视纪录片,黄海仿佛风格一直在变化,仿佛又什么都没变。

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映,6件国宝级珍贵文物的海报让不少人惊艳,设计者还是黄海。

在文物的残缺处,独具匠心的是有“工匠”的剪影在修补文物。

“中国古人创造的境界太高了,我们只能穷极一生去尽力追寻。”黄海如是说。

匠心,也是黄海孜孜以求的源本。

04

黄海在会客室,养了一只猫,叫虎妞。

有人问黄海那么多的创意哪儿来的。

创意,来源于生活。

比如《龙猫》,”撸猫的时候会想起龙猫“麦田般”绒绒的肚子。“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黄海的设计可以统称为“中国风”。

但黄海本身不这么认为。

比起“中国风”的评价,他更倾向于传统文化。

“单纯用‘中国风’来形容这些海报并不贴切,因为这不单是水墨、毛笔等中国风格元素的堆砌,更是中国人世界观的浓缩与展示,是用中国视角讲述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国人的理解。”

如果说海报是电影的嫁衣,那么黄海的工作就是 “给电影做嫁衣”。

“美是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善意,我的工作是发现并传递美与善意。”

《白蛇:缘起》海报

日常,黄海很喜欢去天坛,和养蝈蝈、放风筝的老爷子唠唠嗑……

在黄海的念头里,做海报不是做图,而是要抓住人心。

“抓住人心就要离人很近。要懂得人心,才能知道人是怎样看这个世界的。”

正是因为如此,黄海的海报有“灵魂”。

《江湖儿女》海报

黄海设计海报,喜欢挖电影的内核。

他会花很多时间在研究剧本和与导演沟通上,有机会的话,甚至会去片场感受拍摄过程。

这是一个赚快钱的时代,但却不是黄海的追求。

他想要慢下来。

《黄金时代》的系列海报,黄海足足花了半年时间,最终给了导演许鞍华一个满意的答卷。

为电影《影》设计海报是黄海和张艺谋的第一次合作,两张海报的制作周期也花了半年,最终敲定两个版本。

黄海在制作《大鱼海棠》海报时,采用的是水彩。

在海报设计中用水彩,无疑是一种冒险。

因为水彩的特质是刚调色很鲜亮,干后颜色会变灰。所以只能一遍遍地往底色上覆盖颜色以达到惊艳的效果。

令人欣慰的是效果很惊艳,手绘水彩的质感和层次呼之欲出。

对于海报,黄海的理解很独特。

“我的愿望是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如果能够让外国人也了解到中国人的视角与思考方式,是我觉得有意义的事情。”

有人问究竟什么是好海报?

在黄海看来:“一张海报里可以藏着一段故事,甚至藏下一个世界。” 

就如《千与千寻》的终极命题那般:“人生路途漫长,别丢了自己。”

难得有这样的他,甘愿慢下来,一笔一笔勾勒海报的世界。

还好有这样的他,做这个时代的慢行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