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集谈天说地散文特辑

人生若只如初见|东坡日历:2025年1月28日,周一,甲辰龙年,

2025-01-28  本文已影响0人  给丘吉尔做饭

原创

单从日期上看,1079年的今天,是苏轼因“乌台诗案”出狱的第二天,未找到有写小作文的记录。

而往前十几年,1064和1068年,他分别给朋友有一信、一题跋,回溯来看,令人感慨。

1064年,他刚29岁,一夜成名,少年得志,满心都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大抱负,所以对于朋友“盛年不出从官,竭力报恩,但眷恋乡井,何也?”是相当地不解,写信要他上进。

与陈殿直一首

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十二月二十九,陕西宝鸡

轼启。远蒙惠书,甚荷勤意,比日起居安否?盛年不出从官,竭力报恩,但眷恋乡井,何也?新年宜早赴都,切祝!切祝!惟顺时自爱不一。轼顿首殿直陈君足下。十二月二十九日。

1068年,33岁的他,与章惇(文中的“子厚”)还是意气相投的好朋友。章惇生于浦城(今属福建)的官宦世家,相貌俊美、举止洒脱,是相当心高气傲的人,而且个性刚烈,方正不阿。

再跋《醉道士图》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十二月二十九,河南开封

熙宁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再过长安,会正父于母清臣家。再观《醉士图》,见子厚所题,知其为予噱也。持耳翁余固畏之,若子厚,乃求其持而不得者。他日再见,当复一噱。时与清臣、兔大、子由同观。子瞻书。

附:子厚原题:

酒中固多味,恨知之者寡耳。若持耳翁,已太苛矣。子瞻性好山水,尚不肯渡仙游潭,况于此而知味者乎?宜其畏也。正父赴丰国时,子厚令武进,复题此,以继子瞻之后。巳酉端午后一日。

有几件事说明章惇的性格:

1、他比苏轼大两岁,与他同榜得中进士,却因状元被族侄章衡得去,他耻居章衡之下,于是扔掉诰敕回家,下一榜再考,又中。

2、苏轼任凤翔府节度判官的时候,章惇任商州令,两人经常一起游玩,某次曾一起到了陕西周至县南中兴寺附近的仙游潭。

潭下激流飞湍、绝壁万仞,上面只架着一道薄薄的木板桥。章惇怂恿苏轼一同去对面峭壁,苏轼认怂,不敢过去。

章惇大笑着缓步过小桥,然后把长袍下摆掖进腰带,抓起一根吊索,荡到对岸,用笔在石壁上写下“章惇、苏轼来游”几个大字,再原路返回,神情潇洒。

这边苏轼看得心惊胆跳,等他回来后,拍着他的背说:你老兄将来能杀人!

章惇问:“为什么这么说呢?”

苏轼说:“敢玩命,就能杀人啊。”

乌台诗案时,章惇是敢冒死救苏轼的铁杆朋友。

而后来,把苏轼贬到儋州,把苏辙贬到雷州的,正是章惇。

这当中有一个重大的过节,以后再说。

现在回到1068年,他们还是意气相投的哥们的时候,看到一幅《醉道士图》,上面有章惇的题跋,不仅怼了苏轼不会喝酒,还提到他在仙游潭不敢过桥的往事,暗戳戳地说他怂。

苏轼自然是大笑置之,提起笔来补上几句,满满是莫逆于心的基情。

唉,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东坡日历】

2025年1月28日,周一,甲辰龙年,农历十二月廿九

29岁。是日,在天兴(陕西宝鸡),与陈殿直一首。轼。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十二月廿九,时任签书凤翔府判官。

33岁,时日,至长安,与范纯仁、王颐及子由会于母清臣家,见子厚所题,知其为予噱也。再跋《醉道士图》。轼。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十二月廿九。

51岁,是日,在开封,撰《赐镇江军节度使判大名府韩绛上第二表乞致仕不许诏》。轼。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十二月廿九,时为翰林学士、知制诰。

52岁,是日,在开封,撰《赐大辽贺正旦使副春幡胜口宣》、撰《赐大辽贺正旦使副射弓倒物口宣》。轼。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十二月廿九,时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