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视觉未来的一些杂记

2018-08-27  本文已影响0人  EdwardLee

我们今天用摄像头,或许就和当年用功能机时一样原始。AI可以改变手机的很多方面,但从根本上说,它想改变的是被看做常识的人机交互方式。

http://www.tmtpost.com/2892825.html

移动AI的终极目标十分清晰,那就是让手机像人一样去感知和思考。

1、自然交互普及,APP变得不那么重要。

我们可以从“APP等着被点”变成“手机主动来提供服务”的新模式。

基于AI开始的手机“去应用化”,可以看做是通过让手机像人类,来节省人类操作手机的时间,甚至达成更多目前手机无法达成的应用功能。——类人智能的下沉 VS 数据处理的前移。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服务被抽象出来,各APP之间达成数据共享。到那时,商家争夺的将不再是用信息占领用户时间,而是用通过直接的建议和沟通,影响用户消费习惯。

2、压缩各类人的经验到AI模型

摄影师

美妆播主学习如何挑选美妆产品

http://www.tmtpost.com/3180498.html
https://mp.weixin.qq.com/s/r4m5rOTr7zf6szwy2nJ9nw

那些像香烟一样燃亮的智能终端

人们愈发的习惯将互联网融入自我的生活,甚至将自己部分的“人生”存储在网络空间。

沉浸感:盯着屏幕拍摄&看烟花,而不是真正的用自己的双眼去观看天空中燃放的花火。Why?心理学家们发现拍照能提高我们在各种活动(比如跨年、聚会)中的快乐感,因为拍照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们的沉浸感。

游览活动中,被允许拍照的对自己经历的旅程更满意也更快乐,且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关注那些有意义的展品。

观看游览伦敦城市巴士的第一视角,即使是点击鼠标假设性的拍照,而非真正的拍照,同样能提高人的快感。这很可能是因为大脑的相关区域同样会被激活。

如果是负面经历的话,拍照会使这种负面感受更糟。以及活动本身很exciting or 互动性很强,拍照会有反作用。

人们愈发的习惯将互联网融入自我的生活,甚至将自己部分“人生”存储在网络空间中。

文字->照片->身临其境

舆论监督:手机拍摄视频并上传YouTube,遏制美国警察打死黑人

修图+辅助拍照

照片太多了,瓶颈是如何从网上找到你需要的那张图(云还不够强大)

记录/存储:重要的文件、名片,拍照,清晰且不会丢。

辟谣:大量超自然现象销声匿迹

Trying to get the perfect picture or video will never be as good as actually living in the moment.

手机拍照与胶卷相机比,仔细斟酌后才敢拍,再等一卷拍完一起洗,惊喜期待感缺失,咔咔咔几百张真正质量高的没几张

照片->周围视频:照片,没有对周身环境的回忆/印象。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942287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