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静山湖石,享片刻闲趣丨苏州 · 艺圃

2017-09-20  本文已影响0人  余右右

艺圃YipuGarden

级别:世界文化遗产,第六批国保(2006年)

地址:姑苏区文衙弄5号

门票:10元

门票开放时间:7:30-17:00

年代:明一清

几月前在苏州游玩时,并未选择喧闹的大园林,反而选择了冷门且难找的艺圃和五峰园。

后来也证明,没有如织的游人,看山看水喝杯茶的慵懒光景,确实很赞。

(艺圃难寻,正门尤其不显眼)▼

艺圃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位于苏州市西北的金门附近,属于苏州名园之一,它的前身是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袁祖庚(1519-1590)建造的醉颖堂。

万历末年归文震孟(1574-1636),拓建后更名药圃,大致奠定今日格局。

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归山东莱阳人姜埰(1607-1673),更名敬亭山房,成为当时明遗民的重要活动场所,有众多园记和园图传世,如姜埰作《颐圃记》《疏柳亭记》,汪琬作《姜氏艺圃记》《艺圃后记》,王翬(huī)绘《艺圃图》。后来其子姜实节更名艺圃。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园归商人吴斌清道光三年(1823年)归吴传熊,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又归绸业公所,改名七襄公所。

新中国成立后曾租作民居、校舍和工厂等,20世纪80年代修复开放,2000年作为苏州古典园林扩展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艺圃入口夹弄,门后为世伦堂)▼

艺圃采取东宅西园的格局,东、北以建筑为主,西、南以山池为主。人口在东南角,穿过小院、游廊到达朝西的思嗜轩。

轩北为东路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爱莲窝、世纶堂(姜埰时期名延光阁)和东莱草堂。堂东为饽饪斋小院,曾是姜埰书房。

中北端为博雅堂,前身是文震孟世纶堂,姜埰重建为念祖堂,当时作为园中主堂,前有开阔的庭院,隔池欣赏南岸假山;七襄公所时期在庭院临池水榭,堂前仅留下一处天井小院,内叠湖其主堂地位被水榭取代。水榭今名延光阁,阁东旸(yang)谷书堂是姜实节读书讲学处,震孟的青瑶屿。

(池北延光阁)▼

(延光阁旁的木船)▼

沿池西的响月廊可去往水池南岸,游廊中段扩大为半亭,可隔池赏月。

(池西响月廊,与乳鱼亭隔池相望)▼

(在响月廊遇到来喂鱼的小朋友)▼

池东南和西南各有一座石桥掩住水尾,悠远不尽。池南以大假山为主体,堆土而成,外叠黄石和湖石,文震孟在山上置高二丈的五老峰,姜埰又在山顶筑朝爽台,置垂云峰,作为池北主堂的对景。

后来假山被毁,20世纪80年代依附土山用湖石重叠,北面临池叠成峭壁,用湖石砌驳岸、石矶,山内藏石洞,山间有石道可登山顶朝爽亭。

(右下角为石桥)▼

七襄公所时期在假山西南角围成浴鸥小院,院内叠假山一角,并从三折渡香桥和粉墙下引入池水,构成一处精致的园中园。

园北、园东各有一门,分别通向外部假山的前部和后部。由池南假山东北角石桥可去往东岸乳鱼亭,姜埰时建,保留了明代风格,是欣赏池北厅堂和池南山林的佳处。

(东岸乳鱼亭)▼

(乳鱼亭细节)▼

艺圃主体为一堂一池一山,布局简练疏朗,水池东、北、西三岸较为平直,保持了明代园林的格调。乳鱼亭和博雅堂皆为清初重建的明式建筑。西南角的园中园虽为后期所筑,但手法精妙,自成幽境。

ps.艺圃算是比较难找的一个小园林,但根据百度地图,还是能绕到。建议最好是从文衙弄的小巷里拐进去,如果没有吃早餐,可以文衙弄对面有个阊门姚记豆浆试试~

本文参考:《中国古建筑地图》丛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