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大炫技之 节奏把控 1
第三十三章
这章着实精彩,尤其是曹雪芹对行文节奏的把控。具体从三点去看。
一、来看贾政的怒火从无到盛的过程。层层递进,过渡合理自然。
宝玉得知金钏儿含羞赌气自尽,心中五内摧伤,后被王夫人数落教训,正茫然不知何往,背手低头感叹。没看路,与父亲撞个满怀。贾政看他如此状态,原本无气倒生了三分气。
原文中对宝玉的失神状态描写非常好,这里不做赏析,大家可以回去读原文
只听那人喝了一声“站住!”宝玉唬了一跳,抬头一看,不是别人,却是他父亲,不觉的倒抽了一口气,只得垂手一旁站了。贾政道:“好端端的,你垂头丧气嗐些什么?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叫你那半天你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我看你脸上一团思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咳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无故这样,却是为何?”宝玉素日虽是口角伶俐,只是此时一心总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此时也身亡命殒,跟了金钏儿去。如今见了他父亲说这些话,究竟不曾听见,只是怔呵呵的站着。
贾政见他惶悚,应对不似往日,原本无气的,这一来倒生了三分气。方欲说话,忽有回事人来回......
接下来就是忠顺亲王府中人来状告宝玉,与戏子小旦的琪官‘引逗’并将他藏匿,还说出了互换腰中汗巾这种隐私亲密的事儿。此时贾政已经是“三分薄气”,发展成了“气的目瞪口歪”
至于这个互换汗巾的伏笔,曹雪芹早在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中埋下了,在这一回里一并发作了!
贾政此时气的目瞪口歪,一面送那长史官,一面回头命宝玉“不许动!回来有话问你!”一直送那官员去了。才回身,忽见贾环带着几个小厮一阵乱跑......
接下来又发生什么事儿了呢?之前分析过贾环狭隘的性格和卑劣的人品,这里又添一例补充。贾环也是机灵的,可惜没用到正地方去。对父亲也甚是了解,直接把错处怪到了“见到了尸体”上,逃过了责骂,勾得贾政又惊又怒又好奇,再透漏“原委”,嫁祸给宝玉。终于这最后一把柴成功把贾政点炸了!
贾环见他父亲盛怒,便乘机说道:“方才原不曾跑,只因从那井边一过,那井里淹死了一个丫头,我看见人头这样大,身子这样粗,泡的实在可怕,所以才赶着跑了过来。”
贾政听了惊疑,问道:“好端端的,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生出这暴殄轻生的祸患。若外人知道,祖宗颜面何在!”喝令快叫贾琏、赖大、来兴。
小厮们答应了一声,方欲叫去,贾环忙上前拉住贾政的袍襟,贴膝跪下道:“父亲不用生气。此事除太太房里的人,别人一点也不知道。我听见我母亲说……”说到这里,便回头四顾一看。贾政知意,将眼一看众小厮,小厮们明白,都往两边后面退去。贾环便悄悄说道:“我母亲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
话未说完,把个贾政气的面如金纸,大喝“快拿宝玉来!”一面说,一面便往里边书房里去,喝令“今日再有人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交与他与宝玉过去!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众门客仆从见贾政这个形景,便知又是为宝玉了,一个个都是啖(dàn)指咬舌,连忙退出。
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众小厮们只得齐声答应,有几个来找宝玉。
已迁怒他人,还兴起了要把宝玉打死的念,这是得气成什么样啊!“满面泪痕”,父亲对儿子的不争气,望子成龙,短时间内接连再三的消息不仅仅是失望,更多的是愤恨、自责!竟不知孩子已经混到如此地步,桩桩件件都触及到他的底线,也难怪了!
借用工作时一个雷厉风行的领导的话,颇形象。“你们把小账给我记好了,憋着等合适机会一块儿给我放出去!我要的效果不是用小刀剌,一点一点的滋儿滋儿的,不痛不痒的。我要大刀阔斧的砍,用炸弹去轰。要他一次就知道痛!!痛一次记一辈子!!”
贾政的盛怒是一层一层柴火堆起来的,不是一件儿事儿可以造成的,效果上也是斐然!!此处的料不足,怒得便单薄,觉得假了。毕竟,常人常事儿谁也不会盛怒如此,犯不上的呢!
二、来看宝玉挨打前欲传信儿,偏遇聋奴,求助无门!越急?越是慢~慢~抻一抻。
那宝玉听见贾政吩咐他“不许动”,早知多凶少吉,那里承望贾环又添了许多的话。正在厅上干转,怎得个人来往里头去捎信,偏生没个人,连焙茗也不知在那里。正盼望时,只见一个老嬷嬷出来。
宝玉如得了珍宝,便赶上来拉他,说道:“快进去告诉:老爷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紧,要紧!”宝玉一则急了,说话不明白;二则老婆子偏生又聋,竟不曾听见是什么话,把“要紧”二字只听作“跳井”二字,便笑道:“跳井让他跳去,二爷怕什么?”
宝玉见是个聋子,便着急道:“你出去叫我的小厮来罢。”那婆子道:“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太又赏了衣服,又赏了银子,怎么不了事的!”
宝玉急的跺脚,正没抓寻处,只见贾政的小厮走来,逼着他出去了。
如果是用暴漫呈现宝玉的情绪,此处估计会喷出一口老血。看到这,我的心揪得厉害,又忍不住要哈哈大笑。曹雪芹写宝玉的话,很冲很急,“快去快去!要紧要紧!”非常紧张。婆子的话多问句,含劝导味!在这个情景下,非常有趣,慢慢悠悠还絮絮叨叨。衣服啊银子啊又问怎么不了事的?哈~哈~哈~哈!
情节上,如果把这段去了,整体意思不影响,但是趣味性、紧张程度瞬间降低。这种感觉好比,你尿急,冲去厕所发现里面排了一长队的人!着急让你想把时间加速,偏偏绝望把时间抻长放慢,于是每秒都十分难挨~
这个技巧很多作家都用得很好,越是惊险,越是手忙脚乱间,总会频繁出现幺蛾子!武松打虎棍子劈下的第一次,没劈到虎反而棍子断了!要是没断还能欣赏到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神武么?各种好莱坞大片,总是把主角逼到绝境,绝境中还偏要再出个低级错误!!饶是此道,甚是折磨人。
三、看宝玉挨打后各人物的出场顺序&看贾政如何逐渐消火~
毕竟贾宝玉是有主角光环的,打死了没戏唱了~但是也不能写贾政突然打两下就放下棍子竟自后悔,那样不符合常理。冰冻三尺要缓缓解,贾政的盛怒也要渐渐消。
出场顺序:众门客劝(贾政哪里肯听)—王夫人(火上浇油)—小厮连忙放手—王夫人劝贾政(长叹一声,泪如雨下,此时气已消)—李宫裁王熙凤与迎春姊妹—贾母(后悔、自责)—薛姨妈同宝钗、香菱、袭人、史湘云等;
仔细想来,觉得每一个该到场的人都到场了,顺序也非常合理。很多人注意到了,这里没有林黛玉,其实很正常。宝玉挨打的地方是前厅,一般女孩在深闺,无召不得入前见客,众姐妹也是闻声才一起出来,而以林黛玉的性格,不喜欢凑热闹,此时应该正在屋子里自娱自乐或悲叹呢。袭人是丫鬟,不比小厮,不能随身跟着男主子,也不会有人专门知会。外室客人更不必说,除非专门交代的巧合,信息必是最后传到。
重点说说贾母,贾母如果先到,贾政愤怒未消,必不会顺着就悔。或者碍于贾母的压力,过早悔,那像是音箱里放着歌正高亢时,突然没电了,情绪戛然,违和不顺畅。正是因为贾母在宝玉的事儿上,“太说得上话”,过早出场会少发生很多事儿,情节便不够丰满。
贾政情绪变化:盛怒—(众门客劝)迁怒—(王夫人出来)火上浇油—(王夫人搬出老太太)怨众人护持—(王夫人求同死)已消气: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王夫人哭贾珠)伤心—(贾母来)急又痛—(贾母骂)悔。
各人的劝,是使贾政消气的重点。这里曹雪芹有详有略,详略安排得当。众门客劝,怎么劝?不重要,于是一句话带过。重点放在王夫人和贾母与贾政的对话上。每段都很精彩,大家可以看原文体会。
特别说贾母,虽是老人家,反应相当灵活,借着贾政自己的话,骂贾政。且出了必杀技“指桑骂槐”,明面上跟王夫人说,实则每句话都在说贾政,到底姜还是老的辣!
且看下面经典片段的摘录:
贾政还欲打时,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贾政道:“罢了,罢了!今日必定要气死我才罢!”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
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说毕,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
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王夫人抱着宝玉,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禁不住解下汗巾看,由臀至胫(jìng),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不觉失声大哭起来,“苦命的儿吓!”因哭出“苦命儿”来,忽又想起贾珠来,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
此时里面的人闻得王夫人出来,那李宫裁王熙凤与迎春姊妹早已出来了。王夫人哭着贾珠的名字,别人还可,惟有宫裁禁不住也放声哭了。贾政听了,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
......只听窗外颤巍巍的声气说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贾政见他母亲来了,又急又痛,连忙迎接出来,只见贾母扶着丫头,喘吁吁的走来。贾政上前躬身陪笑道:“大暑热天,母亲有何生气亲自走来?有话只该叫了儿子进去吩咐。”
贾母听说,便止住步喘息一回,厉声说道:“你原来是和我说话!我倒有话吩咐,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教我和谁说去!”贾政听这话不像,忙跪下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母亲这话,我做儿的如何禁得起?”贾母听说,便啐了一口,说道:“我说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玉就禁得起了?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初你父亲怎么教训你来!”说着,不觉就滚下泪来。
贾政又陪笑道:“母亲也不必伤感,皆是作儿的一时性起,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贾母便冷笑道:“你也不必和我使性子赌气的。你的儿子,我也不该管你打不打。我猜着你也厌烦我们娘儿们。不如我们赶早儿离了你,大家干净!”说着,便令人去看轿马,“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家下人只得干答应着。
贾母又叫王夫人道:“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宝玉年纪小,你疼他,他将来长大成人,为官作宰的,也未必想着你是他母亲了。你如今倒不要疼他,只怕将来还少生一口气呢。”贾政听说,忙叩头哭道:“母亲如此说,贾政无立足之地。”贾母冷笑道:“你分明使我无立足之地,你反说起你来!只是我们回去了,你心里干净,看有谁来许你打。”一面说,一面只令快打点行李车轿回去。贾正苦苦叩求认罪。
王夫人提到贾珠,为何李宫裁(李纨)放声大哭?为何贾政听后,“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李珠真如第二回借冷子兴之口交代的病死的么?李珠之死跟挨打有没有关系?真相不得考,只能靠文中三言两语大家各自推断了~

其他炫技请看:
更多《红楼梦》多角度赏析,详见我的掉书袋和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