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中国文化课》(一)
齐帆齐老师在写作特训营布置本周写作主题是“自己读过的书”,特别想写写我读过的《中国文化课》。
樊登在他的读书会平台,邀请余秋雨老师做过一期访谈,谈《中国文化课》一书。
《中国文化课》我看了视频,听了访谈,非常喜欢。毫不犹豫地下单买了4本实体书,送朋友1本,家中卧室放1本,单位放1本,书柜收藏1本。
收到实体书,抚摸着,有些激动。装帧精良,厚厚的,蓝色硬皮,翻开一看,字体较小,650页。我在家里翻看,在工作之余放松脑筋时翻看,出门休假时带着它,一有空就翻看。
看完后,感慨颇多,尤其是看到最后,我对此书竟有了一种特殊感情,恋恋不舍,在书的最后一页写下自己的感悟。从此,这本书成为我的朋友,不能舍离,不时翻看。
1.余秋雨老师与《中国文化课》
对余秋雨老师和他爱人马兰都不算生疏,但没有认真了解过,仅限于在电视上看到或其他媒体新闻上的浏览。樊登邀请余老师访谈,是我第一次倾听他这么长时间的交谈,被他内在的深沉厚重和交谈时信口拈来的轻松淡然深深吸引,对余秋雨老师的敬佩和崇拜从心底油然而生。
翻开《中国文化课》扉页,有两张余老师行走于世界文明遗址、略带沧桑但有棱有角、刚劲有范儿的照片,紧随其后的是余秋雨老师的个人简介。
1946年8月出生在浙江的余秋雨老师,籍贯浙江。80年代担任高校校长,6年之后,辞职开始文化苦旅,遍及国内和国外,开创了“文化大散文”文体;多次获得各种文学大奖;完成了“空间意义上的中国”“时间意义上的中国”“人格意义上的中国”“审美意义上的中国”等重大专题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等机构为他颁奖,表彰他“把深入研究、亲临考察、有效传播三方面合于一体”,是“文采、学问、哲思、演讲皆臻高位的当代巨匠”,非常震撼。
余秋雨序是“自序”,第一句话就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的生命基调,是以最大的安静,穿越最险的峡谷;由“与世无争”抵达“人莫与争”。
余老师说,这本书是接受喜马拉雅的邀请,把“秋雨书院”博士生专业课程向全社会公开讲授。超出预期的受众达5000万,余老师没有“小得意”,而是满满的“大骄傲”。他骄傲于中国文化至今拥有充分的覆盖面和向心力,人们对中国文化的追溯劲头和话语兴趣没有疲倦。
余老师介绍了这本书的“总目提要”,共五个单元:定义“文化”的概念;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壮阔史诗;中国文化的精神主干;中国文化长寿的八大原因和三大弊病;中国文化的“地下宝库”。
2.读此书最大的感受
通俗易懂,酣畅淋漓;全是筋骨,没有赘肉。余老师在他深厚的知识储备中,用原创式的语言梳理并讲述了浩瀚的中国文化历史。从春秋战国、秦汉文明、魏晋时代、大唐大宋,直到元明清,讲述了每一个朝代的文化历史高峰。余老师的巧妙之处在于他捋着中国文化历史的大脉而避开了细脉,顺着中国文化历史的主脉而绕开了支脉,沿着中国文化历史的基脉而离开了浮脉,或者说是自始至终围绕着中国文化历史的定脉而舍弃了乱脉。清晰的思路,应用了老子“求道”的减法理论,把中国文化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握脉人的成就和贡献娓娓道来,清新脱俗,传递出中国文化脉络的形成并滋养世世代代、永远影响并被人们记忆的伟大力量,使我产生了作为一个中国文化子民的充实和自豪。
3.读此书最大的收获
读《中国文化课》,使我清晰了“文化”的定义。余老师对“文化”定义悉心研究,终有成果,我特别认同——“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三十个汉字,全世界最短的对“文化”的定义,凝聚着余老师多年的研究心血,是余老师的研究成果,他非常详细地解释并举证了“精神价值”“生活方式”“集体人格”几个关键词的内涵,通俗易懂,让人信服。(待续)
文化齐帆齐第8期28天写作特训营打卡第9天1451字,累计 1304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