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故土随笔散文乡村

回眸一梦到乡村

2018-07-23  本文已影响19人  王孟姐姐
回眸一梦到乡村

从小生活在农村,感受着天人合一的快乐与舒畅,享受着富氧清新的空气浸润,秉承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方式。

每天清晨,在鸟啼鸡鸣声中拉开一天的帷幕。揉揉眼睛,推开屋门,总有着大自然的惊喜。或是浓浓的神秘白雾,在眼前流淌;或是一轮红日,在朝霞中跳跃;或是皑皑白雪缓缓飘落,装点着冬日的单调;或是一夜小雨,泥土的芬芳涤荡着鼻腔里每一个角落。

回眸一梦到乡村

吃过早饭,家家户户敞开的门里,走出扛着锄头、铁锹的农人,慢悠悠走向田野。也会走出拄着拐杖、脚步蹒跚的大爷大娘,一步三挪小心翼翼挪到门口的石墩上晒太阳。

坐着晒太阳的大爷或大娘,青灰色的大棉袄透着岁月的痕迹,衬托着满面皱纹的脸,越发显得苍老。老人惬意地眯缝着眼睛,听着四周的鸡鸣狗叫和孩子们的嬉笑打闹,享受着暖暖的阳光,身上积年的病痛似乎少了许多,日子不在孤独难熬。

看着日影渐渐落正,门口的老人会拄着拐棍,慢慢起身,拍打拍打衣服,一点点挪动着脚步,移回院子,准备中午的饭食。

回眸一梦到乡村

院里一只响鸡柴火灶,是老人愿意使用的,省柴火力旺。在家忙着持羹做菜的女人们动作更加麻利,一阵忙活,院里升腾着袅袅的青烟,与舔着锅底的红火散发着烟火气,呼唤着田野里劳作的农人们,扶犁扛耙回到家里。

不多时,左邻右舍开始呼叫自家的孩子。东家大婶扯着嗓子吆喝着“小三、小四,快回来吃饭!”西家大嫂亮起清亮的声音“虎子,回家吃饭嘞!”屋后大娘略带沙哑的声音也在呼唤“拴柱!不早了,快回家趁热吃饭了!”房前大姐细细的嗓音一听就是叫弟弟“小宝,饭做好了,回家啦!”

那些不知道在哪里钻着的“土猴子”,一个个如悟空一般跳了出来,连跑带跳的蹦跶回家了。不多时,一人端一个满满实实硕大的碗走出自家的大门,又围在村中的老槐树下,一边吃着自己碗里的,一边抢着别人碗里,嬉闹着一碗饭见底了。说来也怪,那些成天在土里滚来滚去的农村孩子们,一个个壮实的像头牛,又能吃又能折腾,很少生病。

日薄西山,映照着满眼的彩霞,劳作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回家了。

这是一天中最自在的时候,尤其是夏天。人们围坐在一起,听老人们讲讲古话,听年轻人聊聊时事,听男人说说趣闻轶事,听女人道道家长理短。孩子们有的依偎在大人的怀里,有的追着流萤赶着飞蛾,在夜色中释放着多余的精力。

跑累了的孩子,回家躺在屋顶的凉席上。摇着扇子,看着黛蓝色的天幕上缀满明亮的繁星,星星眨着神秘的眼睛,召唤着装满问题与渴求的小脑袋。北极星是不是有人用钉子钉在天上?北斗星的大勺子是不是可以舀出银河的水呀?牛郎织女为什么不回到人间?白天为什么没有星星?……那么多“为什么”,在孩子好奇的眼神中慢慢进入梦乡。那满天如同钉在青石板上的星星,带给孩子们多少浪漫的幻想啊。也带着每个孩子一天天长大,离开乡村,离开生养自己的土地,外出求学、打工。农家子弟慢慢离乡村越来越远,最终乡村成为他们遥远的记忆,乡村的模样只能一次次出现在睡梦中。

“农民上楼”的政策使得乡村被开发成一幢幢高楼大厦,曾经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似乎只有梦中才能见到,乡村味道越来越少,记忆中的乡村渐渐走远。

回眸一梦到乡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